馮小剛
馮小剛出生于1958年3月18日中國著名電影編劇、導演。是中國大陸具有票房號召力的導演之一。
2011年6月,憑借《唐山大地震》獲得第1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杰出貢獻獎。2014馬年春晚,央視首次邀請外援馮小剛,擔任總導演。2015年4月18日,馮小剛導演被法國授予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勛章。2015年11月21日,獲得第5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2016年4月10日,獲得中國電影導演協會2015年度表彰大會“年度男演員”。5月8日,獲得第23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11月26日,憑借《我不是潘金蓮》獲得第5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2017年9月16日晚,馮小剛憑借電影《我不是潘金蓮》獲得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2017年12月15日,執導電影《芳華》在中國上映。
2018年5月6日,獲得第25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基本信息早年經歷
高中畢業后進入北京軍區文工團,擔任舞美設計。1977年,他曾在38軍坦克六師宣傳隊工作,并于1978年正式參軍。1985年,他調入北京電視藝術中心成為美工師。
演藝經歷
1984年,馮小剛在鄭會立執導的劇情片《生死樹》中擔任美術助理,從而正式進入電影圈。1985年,在北京電視藝術中心擔任美工師;他除了從事美工方面的工作外,還在片場參與影視劇的拍攝;而這些實踐經歷也為他的電影事業奠定了基礎。1987年,在刑偵劇《便衣警察》中擔任美術設計師。1989年,在愛情劇《好男好女》中擔任美術設計師。
1991年,與鄭曉龍共同擔任劇情片《遭遇激情》的編劇,并憑借該片獲得第1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提名;同年,馮小剛與王朔、馬未都聯合擔任中國首部電視系列喜劇《編輯部的故事》的編劇;他在創作該劇時借鑒了王朔的劇本風格;除編寫劇本外,他還為該劇的主題曲《世界很小是個家庭》以及插曲《我喜歡我的夢》創作了歌詞。
1992年,創作小品《今晚我們相識》;之后,創作相聲《面的與皇冠》;同年,與鄭曉龍合作編寫愛情電影《大撒把》的劇本,并憑借該片獲得第1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最佳編劇獎提名。1993年,與鄭曉龍共同執導家庭倫理劇《北京人在紐約》,該劇是馮小剛執導的首部電視劇,并獲得五個一工程獎、第12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長篇連續劇、第14屆全國優秀電視劇飛天獎長篇電視連續劇二等獎等獎項;同年,與李曉明共同創作小品《串門》。
1994年,擔任愛情電影《永失我愛》的導演、編劇,該片也成為馮小剛執導的電影處女作。1995年,執導愛情劇《情殤》;同年,擔任劇情片《一地雞毛》的導演,并將個人生活體驗融入電影的創作當中。
1996年,創作小品《機器人趣話》;同年,與王朔共同執導喜劇電影《冤家父子》,并擔任該片的男主角以及美術設計;該片上映后獲得瑞士洛加諾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1997年,執導愛情劇《月亮背面》;同年,擔任喜劇電影《甲方乙方》的導演,并在創作該片時采用了小品串聯式的電影結構;作為中國內地電影史上第一部賀歲片,該片開創中國內地商業電影的模式;這部電影上映后以3600萬元的票房成績成為中國內地賀歲檔期的票房冠軍,并獲得第2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1998年,擔任喜劇愛情片《不見不散》的導演、編劇,并在電影語言方面借鑒了相聲的說、學、逗三大技法;該片奠定了馮小剛商業片導演的地位,并以4300萬元的票房成績獲得中國內地年度票房排行榜冠軍;此外,影片還獲得了第6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觀賞效果獎、最受大學生歡迎的影片獎。
1999年,拍攝賀歲喜劇片《沒完沒了》,并在片中采用夸張的表現手法來反映普通百姓的生活;該片在中國內地上映以后最終票房達到3300萬元,位列2000年度中國內地票房排行榜第二名。2000年9月20日,執導的愛情片《一聲嘆息》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以3000萬元的票房成績位列中國內地年度票房排行榜第三名,并獲得24屆開羅國際電影節金字塔金獎。
2001年,擔任喜劇片《大腕》的導演、編劇;該片保持了馮小剛電影的喜劇風格;截至2002年1月7日,該片在北京的票房超過1100萬元,打破華語片在北京地區的票房紀錄;影片最終票房超過4200萬元,位列中國內地年度票房排行榜第二名;此外,該片還獲得了第2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2003年,和作家劉震云共同策劃賀歲喜劇片《手機》,并擔任該片的導演;該片的最終票房超過5000萬元,成為中國內地電影年度票房冠軍;影片于次年獲得第2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第4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內地最受歡迎電影等獎項。
2004年,擔任劇情片《天下無賊》的導演、編劇,影片上映后在中國內地的最終票房達到1.2億元;該片是馮小剛執導的首部具有好萊塢類型片特點的作品,他在片中改變過度依賴語言的喜劇模式,轉而開始實踐商業類型片的美學特征,并開始引入動作電影的表現元素。
2006年,執導古裝動作電影《夜宴》,該片在中國內地的最終票房達到1.3億元;這部電影是馮小剛的轉型之作,他在拍攝該片時采用了類型片的創作程式;影片上映后獲得第79屆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第63屆威尼斯電影節未來電影數字獎。
2007年,擔任戰爭片《集結號》的導演,并在片中采用了紀錄片的手法來表現現實主義的風格;影片在中國內地的最終票房達到2.6億元,并先后獲得第29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第13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影片等獎項,而馮小剛個人則憑借該片獲得第29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導演獎、第2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第13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導演獎。
2008年,拍攝愛情喜劇電影《非誠勿擾》,并在片中加入賀歲元素;影片上映以后最終票房達到3.25億元,并打破華語電影在中國內地的票房紀錄;馮小剛憑借該片先后獲得第3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提名、第3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導演獎。
2010年,擔任災難片《唐山大地震》的導演,影片上映以后打破中國電影零點點映票房、中國電影首日票房票房、中國電影單日票房等9項紀錄,并以6.65億元的最終票房在中國內地年度票房排行榜中獲得亞軍;12月22日,執導的愛情喜劇片《非誠勿擾2》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上映20天票房超過4.2億元。
2011年1月,憑借劇情片《唐山大地震》獲得第23屆哈爾濱冰雪電影節最具商業價值導演”獎;3月,在“金榜單之夜——中國電影排行榜”頒獎典禮中,憑借累計超過10億元的票房獲得“2010年度票房最高導演獎”;6月,獲得第1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杰出貢獻獎。
2012年11月29日,執導的劇情片《一九四二》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獲得第3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第3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等獎項;而馮小剛個人則憑借該片獲得第15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導演獎。
2013年11月1日,赴美國舉辦個人影展,并在洛杉磯TCL中國大劇院留下手印;12月19日,其執導的喜劇片《私人訂制》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公映首日以8400萬的票房成績打破華語2D電影票房紀錄;影片上映近一個月票房突破7億元,成為中國內地賀歲檔票房冠軍。2014年,擔任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總導演,并拍攝了一段紀錄片《春晚是什么》。
2015年,主演劇情片《老炮兒》,在片中飾演愛管閑事、打抱不平的老炮六爺,并憑借該片獲得第5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4月,獲得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勛章;10月20日,擔任第六屆導演協會副會長;11月,拍攝現實題材的電影《我叫李雪蓮》。
2016年4月,在中國電影導演協會2015年度表彰大會中,憑借劇情片《老炮兒》獲得年度男演員獎;5月,憑借劇情片《老炮兒》獲得第23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8月,正式簽約美國創新藝人經紀公司CAA;9月,執導的喜劇電影《我不是潘金蓮》獲得第64屆圣塞巴斯蒂安電影節最佳影片獎;11月,憑借喜劇電影《我不是潘金蓮》獲得第5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2017年5月,擔任IDOL養成超級網綜《美少年學社》的導師;5月26日,馮小剛憑借《我不是潘金蓮》獲第24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獎;6月,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正式宣布馮小剛成為“2017年奧斯卡”新成員;9月16日,憑借《我不是潘金蓮》獲得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12月,加盟賈樟柯的電影《江湖兒女》。2017年12月15日,執導電影《芳華》在中國上映。
2018年5月6日,獲得第25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獎。8月10日,憑借《芳華》入圍第3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導演獎。9月7日,監制的電影《找到你》上映。9月21日,參演的電影《江湖兒女》上映。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時間 |
名稱 |
備注 |
---|---|---|
1993年 | 《北京人在紐約》 | 電視劇 |
1994年 | 《永失我愛》 |
電影 |
1995年 |
《情殤》 |
電視劇 |
《一地雞毛》 |
電視劇 |
|
1996年 |
《冤家父子》 |
電影 |
1997年 | 《月亮背面》 | 電視劇 |
1997年 |
《甲方乙方》 |
電影 |
1998年 |
《不見不散》 |
電影 |
1999年 |
《沒完沒了》 |
電影 |
2000年 |
《一聲嘆息》 |
電影 |
2001年 |
《大腕》 |
電影 |
2002年 |
《關中刀客》 |
電影 |
2003年 |
《手機》 |
電影 |
2004年 |
《天下無賊》 |
電影 |
2006年 |
《夜宴》 |
電影 |
2007年 | 《集結號》 | 電影 |
2009年 |
《非誠勿擾》 |
電影 |
2010年 |
《唐山大地震》 |
電影 |
《非誠勿擾2》 |
電影 |
|
2011年 |
《一九四二》 |
電影 |
2013年 | 《私人定制》 | 電影 |
2014年 | 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 | 晚會 |
2016年 | 《我不是潘金蓮》 | 電影 |
2017年12月15日 |
《芳華》 | 電影 |
編劇作品
時間 | 作品名稱 | 作品類型 |
---|---|---|
1991年 | 《遭遇激情》 | 電影 |
1991年 | 《編輯部的故事》 | 電視劇 |
1992年 | 《大撒把》 | 電影 |
1994年 | 《天生膽小》 | 電影 |
1994年 | 《永失我愛》 | 電影 |
1996年 | 《冤家父子》 | 電影 |
1998年 | 《不見不散》 | 電影 |
2000年 | 《一聲嘆息》 | 電影 |
2001年 | 《大腕》 | 電影 |
2004年 | 《天下無賊》 | 電影 |
2008年 | 《非誠勿擾》 | 電影 |
2010年 | 《非誠勿擾2》 | 電影 |
參演電影
上映時間 | 劇名 | 扮演角色 | 導演 | 合作演員 |
---|---|---|---|---|
2018 |
江湖兒女 |
---- |
賈樟柯 |
趙濤?;廖凡?;徐崢 |
2015 |
老炮兒 |
老炮兒 |
管虎 |
許晴 |
2011 |
讓子彈飛 |
湯師爺 |
姜文 |
姜文 |
2011 |
最愛 |
---- |
顧長衛 |
章子怡 |
2010 |
蘇乞兒 |
神偷 |
袁和平 |
趙文卓 |
2009 |
建國大業 |
杜月笙 |
韓三平 |
唐國強 |
2007 |
破事兒 |
客戶主管 |
彭浩翔 |
鐘欣桐 |
2005 |
童夢奇緣 |
流浪漢 |
陳德森 |
劉德華 |
2004 |
功夫 |
鱷魚幫大佬 |
周星馳 |
周星馳 |
2003 |
卡拉是條狗 |
---- |
路學長 |
葛優 |
2001 |
誰說我不在乎 |
造假者 |
黃建新 |
馮鞏 |
2000 |
爸爸 |
---- |
---- |
---- |
1997 |
甲方乙方 |
錢康 |
馮小剛 |
葛優 |
1996 |
冤家父子 |
馬林生 |
王朔 |
徐帆 |
1995 |
陽光燦爛的日子 |
胡老師 |
姜文 |
夏雨 |
參演電視劇
首播時間 | 劇名 | 扮演角色 | 導演 | 合作演員 |
---|---|---|---|---|
2001 |
東北一家人 |
客串第12集 |
英達 |
宿寧馨 |
1994 |
北京人在紐約 |
鄧衛(王起明好友) |
鄭曉龍合作 |
姜文 |
1987 |
便衣警察 |
美工、小偷 |
林汝為 |
胡亞捷 |
1986 |
凱旋在子夜 |
越軍官 |
尤小剛 |
朱琳 |
綜藝作品
播出時間 | 節目名稱 | 簡介 |
---|---|---|
2017-08-30 | 金星秀 | 攜新作《芳華》做客 |
2017-08-23 | 金星秀 | 攜新作《芳華》做客 |
2016-07-06 | 笑傲江湖第三季 | 觀察員 |
2016-06-26 | 熟悉的味道 | 感恩妻子徐帆 |
2015-08-17 | 笑傲江湖第二季 | 觀察員 |
2015-02-06 | 我看你有戲 | 擔任導師 |
2014-03-09 | 笑傲江湖 | 觀察員 |
?
美術設計
時間 | 作品名稱 | 作品類型 |
---|---|---|
1984年 | 《生死樹》 | 電影 |
1986年 | 《大林莽》 | 電視劇 |
1987年 | 《凱旋在子夜》 | 電視劇 |
1987年 | 《便衣警察》 | 電視劇 |
1989年 | 《好男好女》 | 電視劇 |
1996年 | 《冤家父子》 | 電影 |
監制作品
時間 | 名稱 | 備注 |
---|---|---|
2009年 | 《風聲》 | 電影 |
2015年 | 《壞蛋必須死》 | 電影 |
廣告作品
年代 | 名稱 |
---|---|
2004 | 豪爵廣告片(衣柜篇、鮮花篇) |
2006 | 一汽馬自達WAGON轎車電視廣告 |
雅虎廣告 | |
2007 | “北京向上看”公益廣告 |
中國人壽(姚明代言期間所有廣告片) | |
2009 | 斯巴魯森林人廣告 |
2010 | 百事可樂 |
2011 | 百姓網代言人 |
創作相聲
時間 |
作品名稱 | 創作者 |
表演者 |
---|---|---|---|
1992年 | 面的與皇冠 | 馮小剛 | 馮鞏、牛振華 |
1994年 |
點子公司 | 馮鞏、牛群、徐小帆、陳亦斌、馮小剛 |
馮鞏、牛群 |
1995年 | 最差先生 | 馮小剛、牛群、馮鞏 | 馮鞏、牛群、倪萍 |
- | 我錯了 | 馮小剛、牛群、馮鞏、趙玉福 | 馮鞏、牛群 |
創作小品
時間 | 作品名稱 | 創作者 | 表演者 |
---|---|---|---|
1992年 | 今晚我們相識 | 馮小剛 | 葛優、馬曉晴 |
1993年 |
串門 | 馮小剛、李曉明 |
馮鞏、倪萍 |
1993年 |
心愿 | 馮鞏、馮俐、馮小剛 |
馮鞏、呂麗萍 |
1996年 |
機器人趣話 | 馮小剛、張越 |
蔡明、郭達 |
- | 融 | 馮小剛、梁天 | 馮鞏、王蘭 |
出版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
2003年3月1日 | 《我把青春獻給你》 | 自傳 |
2013年 | 《不省心》 | 隨筆集 |
個人生活
家庭情況
馮小剛的母親在離婚之后開始獨自撫養馮小剛;她45歲時患上癌癥,47歲時又患上了腦血栓,并因此癱瘓在床。
感情生活
1984年,馮小剛經過單位同事的介紹與張娣相識相戀;同年,馮小剛與張娣結婚。1990年9月28日,馮小剛的女兒馮思羽出生。1991年,馮小剛在拍攝電影《大撒把》時,結識了影視演員徐帆。1999年,馮小剛與張娣協議離婚。1999年9月19日,馮小剛與徐帆舉行婚禮。
社會活動
?
?2007年8月,為北京奧運拍公益短片;9月,參加姚明納 什慈善拍賣晚宴。2010年3月,與張國立、陳道明、林建岳等人通過中國紅十字會“送水”項目向中國西南旱災地區捐款100萬元?[11]。2011年6月,參加“全明星高爾夫球隊慈善對抗賽”?。
2012年,馮小剛與曾梵志共同為芭莎明星慈善夜創作了一幅油畫;7月,參加“海航慈善之夜”活動;9月,參加芭莎明星慈善夜活動。2014年6月,參加“文體名人生態文明倡議活動”。2016年5月,參與拍攝“大自然在說話”系列公益影片?。
獲獎記錄
?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備注 |
---|---|---|
2018 |
第25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獎《芳華》 |
獲獎 |
2017 | 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最佳導演 |
獲獎 |
2016 | 第5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最佳導演獎[19] | 獲獎 |
2016 | 第23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最佳男演員獎[4] | 獲獎 |
2016 | 中國電影導演協會2015年度表彰大會 ? ?“年度男演員”[3]?? ?老炮兒 |
獲獎 |
2015 | 第5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 ?最佳男主角[1]??老炮兒 | 獲獎 |
2015 | 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勛章? |
獲獎 |
2013 ?? |
?第15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 ???一九四二 |
獲獎 |
2013 |
第15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導演獎 ???一九四二 |
獲獎 |
2013 | 第3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獎 ???一九四二 |
獲獎 |
2013 | 第4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導演獎 ???一九四二 |
獲獎 |
2013 | 第4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影片獎 ???一九四二 |
獲獎 |
2013 | 第22屆上海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導演獎??? ???一九四二 |
獲獎 |
2012 |
第3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唐山大地震 |
獲獎 |
2012? |
第3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導演獎 ???唐山大地震 |
獲獎 |
2012 | 第7屆羅馬國際電影節青年評審團最佳影片金蝴蝶獎 ???一九四二 |
獲獎 |
2011 | 第2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影片獎 ???唐山大地震 |
獲獎 |
2011 | 第14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 ???唐山大地震 |
獲獎 |
2011 | 第5屆亞洲電影大獎最高票房亞洲電影大獎 ???唐山大地震 |
獲獎 |
2011 | 第18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導演獎 ???唐山大地震、非誠勿擾 |
獲獎 |
2010 | 第18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唐山大地震 |
獲獎 |
2010? |
第3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導演獎 ???非誠勿擾 |
獲獎 |
2009 | 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獎 ???集結號 |
獲獎 |
2009? |
第2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集結號 |
獲獎 |
2009? |
第2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 ???集結號 |
獲獎 |
2009 |
第13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導演獎 ???集結號 |
獲獎 |
2009 |
第13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 ???集結號 |
獲獎 |
2008 |
第29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導演獎????集結號 ? |
獲獎 |
2008 |
第29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集結號 |
獲獎 |
2008 | 第15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集結號 |
獲獎 |
2008 | 第17屆上海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導演獎 ? ???集結號 |
獲獎 |
2008 |
第11屆平壤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集結號 |
獲獎 |
2008 |
第11屆平壤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集結號 |
獲獎 |
2007 | 第15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集結號 |
獲獎 |
2005 ? |
?第4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天下無賊? ? ? ? |
獲獎 |
2005 | 第12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導演獎 ???天下無賊 |
獲獎 |
2004? |
第2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手機 |
獲獎 |
2004 | 第4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傳媒評審團獎 ???手機 |
獲獎 |
2004 | 第1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導演獎 ???手機 |
獲獎 |
2002? |
第2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大腕 |
獲獎 |
2000 | 第24屆開羅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 ???一聲嘆息 |
獲獎 |
2000 | 第24屆開羅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金字塔金獎” ???一聲嘆 |
獲獎 |
1997? |
第2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甲方乙方 |
獲獎 |
人物評價
馮小剛擅長商業片,作品風格以京味兒喜劇著稱。他將喜劇精神、世俗精神以及平民精神植入到電影中,為中國電影產業創造了獨具特色的電影范式。馮小剛對于中國電影的貢獻主要在于電影類型、電影產業和電影作為大眾文化的構建上。作為中國內地的“賀歲片之父”,他讓“賀歲片”這一在特殊檔期上映的電影類型走入大眾的視野,從而豐富了電影作為大眾文化消費品的概念。作為中國商業電影的一面旗幟,馮小剛不僅創作了一部又一部具有良好市場號召力的電影,而且還形成了一套將線型敘述與喜劇類型結合在一起的商業電影美學體系。(《湛江晚報》、《當代電影》、陳曉云、人民網評)
馮小剛對于百姓生活和各階層的心理需求具有獨特的洞察力。他對都市大眾生活的喜劇化書寫,對電影觀眾審美心理的把握都顯得從容自如。在具有馮氏幽默印記的電影作品中,馮小剛以其平民視角的幽默與調侃實現了雅俗共賞的效果。他擅長用調侃戲謔的方式講述一個個小人物的故事,其作品在抓住大眾主流娛樂心理的同時,還能反映出人性的善惡。在語言風格方面,他以自己的成長背景及社會閱歷為基礎,用中國喜劇式的溫情哲學獲得觀眾的認可。受生活經歷的影響,馮小剛電影中的人物對白采取的是北京風格的幽默語言,常在嬉笑怒罵中表現小市民對生活的態度和理解。(張衛、《當代電影》、《電影文學》、中國新聞網評)
馮小剛是一位游走在商業與藝術之間的導演。他一方面堅持商業片的路線,另一方面又不愿放棄對藝術的追求,因而他在制作商業片的時候有著不乏現實關注的維度和取向。他從充滿調侃但略帶粗陋的處理開始,進而一步一個腳印的在電影作品中發掘時代的本質,這種由淺入深的方式讓他在娛樂和藝術之間找到了雙軌并進的道路。(《電影文學》、《文藝研究》、《人民日報》評)
創作特色
?
(1)欲望表達
平民策略和都市小人物的欲望表達。馮小剛是一個具有強烈的平民意識的導演。他始終把目光投向喧鬧的現代都市生活和市井平民的精神狀態。正如他自己所說:“我就是一個市民導演”。他的電影以平民的視角,表現市民理想,最大限度的滿足市民階層的心里欲望和消費要求。也正是因為這樣,他的電影才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和喝彩。
(2)對生存、生命的反思
假定式的游戲情節中透露出了對生存、生命的反思。馮小剛的電影繼承了王朔小說中的游戲、反諷等特色,進而把“游戲”擴大到了整個市民文化在賀歲片中他把對生活的調侃,對人生的戲謔和對主流文化的揶揄推向了極致。他的幾部賀歲片,無論是情節還是語言,游戲化的處理都貫穿他創作的始終。馮小剛在輕松幽默的氛圍中構建了一個成人游戲的童話世界。如在情節層面上《甲方乙方》是一個角色扮演的游戲,《不見不散》是一個追逐的游戲,《沒完沒了》和《天下無賊》是一個智力游戲,《手機》是一個關于謊言的游戲。
在馮小剛的電影中,無論是將工作游戲化(《甲方乙方》)、愛情游戲化(《不見不散》)還是社交游戲化(《沒完沒了》),實際上都只是馮小剛的一種“游戲人生”的生存態度的展示。縱觀馮小剛的電影,不難發現,他的作品的主題都是沉重而深刻的,無論是《甲方乙方》、《不見不散》、《天下無賊》三者對人性的反思和對人的卑微的尊嚴的關懷,還是《大腕》、《手機》對現代傳媒暴力的警惕都是十分深刻的。在賀歲片喜劇形式的包裝之下馮小剛所追求的對當下都市人的生存狀態的描述,正是馮小剛的賀歲片沒有流于純粹的搞笑和無聊鬧劇的原因。
(3)京味語言
游戲調侃的京味語言。《不見不散》中劉元裝瞎是用詩一般的朗誦流露出深深的無奈和傷感,可是這一切卻隨著被揭穿后的一句:“我又看見了,這是愛情的力量”在強烈的對比中突出了莊諧相生的幽默。而“同志,我們今天大踏步地后退,就是為了明天大踏步地前進”、“首長好,為人民服務”更是對主流意識形態的善意而溫和的揶揄。《甲方乙方》中川菜廚子“守口如瓶”的“打死我也不說”徹底消解了英雄的崇高含義。
(4)明星策略
明星策略:不變的葛優,流水的女主角。馮氏賀歲片高揚“賀歲喜劇”的旗幟,針對最佳放映檔期,演繹社會關注的情感問題,馮小剛一馬當先地開拓了本土娛樂電影的制作策略。而且不論在前期的策劃還是后期運作,他都始終注意依從商業生產流程,針對中國市場特色,迎合普通民眾的心理趣味和道德傾向。在1995年以來電影市場持續低迷、國產片一派蕭條的情況下,創造了一個個不可思議的票房神話。
人物事件
馮小剛炮轟“綜藝大電影”:影響極其惡劣
近年來綜藝大電影票房高但口碑低,有人說綜藝大電影為了圈錢不要臉。日前,馮小剛在某節目的錄制現場點評選手表現時,又將“炮口”對準當下中國電影市場產生的畸形現象——綜藝電影的怪圈以及某些作品過分營銷忽視本體—— “對中國電影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將導致沒有制片人會繼續愿意投資一部嚴肅的、付出了很大努力的電影”。此話一出,引發現場觀眾一片嘩然。?
獲法國騎士勛章
2015年4月18日,第十二屆法國電影展映在京舉行慶祝活動,馮小剛被法國文化部授予“藝術與文學騎士勛章”,妻子徐帆陪伴到場。
金馬影帝馮小剛再次開炮
日前,出席電影《壞蛋必須死》發布會的馮小剛,力挺愛徒作品監制,卻又包攬整場發布會所有話題,現場金句不斷,小鋼炮威力十足,沒有什么是馮大導演不敢說的。
馮小剛在現場放話:“我名也得了,利也得了,我天天花不完這個錢,我干嗎當錢的奴隸,我就拍點自己喜歡的,不管你們喜歡不喜歡。”名氣有了,每次拍電影都能制造話題保證票房,馮小剛覺得現在應該拍一些自己喜歡的片子,而不是迎合市場去拍一下所謂的商業片,為了票房而創作作品,錢都多到花不完,自然而然就把電影票房這事不看眼里了。
公司被收購
2015年12月華誼兄弟斥資10.5億元收購70%股權的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馮小剛持股99%。新合作模式是個創新,類似于某公司將旗下的子公司分拆上市,馮小剛成為華誼兄弟一個子公司,盈利能力和其他業務切割,而且馮小剛還持有30%股權,有一定話語權。
馮小剛發文斥責王健林
2016年11月18日12點30分馮小剛導演在新浪微博致信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抱怨萬達對馮小剛導演的《我不是潘金蓮》排片率太少,僅有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