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潮劇院一團
廣東潮劇院成立于1958年12月25日,原為廣東省潮劇團,廣東潮劇院成立后,該團隸屬于潮劇院,成為第一演出團。由廣東省潮劇團和源正、怡梨、玉梨、賽寶、三正潮劇團合并而成的省級藝術表演團體,作為潮劇藝術的代表性單位,具有示范、培養、研究的性質和職能,是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專業藝術表演團體。
劇團發展
建團四十多年來,劇團立足潮汕城鄉,巡回全國各地,逐步走向世界。先后到北京、南京、上海、杭州、廈門、廣西等地演出,晉京演出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董必武、葉劍英、陳毅、賀龍的親切接見。多次赴柬埔寨、泰國、美國、新加坡、越南、澳大利亞、法國和中國香港地區、中國臺灣地區、中國澳門地區等國家和地區演出,為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增進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所獲榮譽
劇團成立之初,匯集多路精英,人才濟濟。后又不斷從汕頭戲曲學校和其它演出團體抽調補充新生力量,使陣容始終保持嚴整和活力。劇團曾擁有姚璇秋、張長城、陳學希、鄭健英、陳秦夢、孫小華、許仁敬、李義鵬等觀眾熟悉喜愛的潮劇表演藝術家,現擁有國家一級演員張怡凰、林初發,國家二級演員劉小麗、吳奕敏、陳鴻飛、陳幸希、李四海等。
劇團先后創作、整理演出了一批深受觀眾歡迎并廣泛流傳的優秀劇目,如《陳三五娘》、《辭郎洲》、《蘇六娘》、《火燒臨江樓》、《辯本》、《掃窗會》、《鬧釵》、《柴房會》、《鬧開封》、《張春郎削發》、《終南魂》、《陳太爺選婿》、《煙花女與狀元郎》、《葫蘆廟》、《德政碑》、《東吳郡主》等。其中《張春郎削發》參加首屆中國藝術節獲高度評價;《終南魂》獲廣東省第五屆藝術節優秀演出獎;《陳太爺選婿》1993年9月參加全國地方戲曲(南方片)交流演出獲優秀劇目獎等七項獎,1994年獲文化部第四屆“文華獎”文華新劇目獎和文華劇用獎;《煙花女與狀元郎》獲廣東省第二屆“五個一工程獎”;《葫蘆廟》獲“2000年中國曹禺戲劇獎·劇本獎,第七屆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優秀編劇獎、優秀表演獎等多項獎勵,填補了潮劇在此項目上的空白;《德政碑》2002年獲第八屆廣東省藝術節劇目一等獎、編劇一等獎、作曲一等獎等多項獎項;《東吳郡主》2005年獲第九屆廣東省藝術節劇目一等獎、編劇一等獎、導演一等獎、音樂一等獎、舞美·人物造型設計一等獎、表演一等獎等多項獎勵,首屆中國戲劇獎·曹禺劇本獎,該劇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授于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2006—2007年度)“精品提名劇目”。陳學希、張怡凰分別榮獲第18屆、23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張春郎削發》和《煙花女與狀元郎》拍成電影。此外還有一批優秀中青年藝員獲過國家和省的獎勵。
2019年4月24日,第七屆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第29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終審出爐,廣東潮劇院一團林燕云演出的潮劇《李商隱》獲戲曲類獎。
免責聲明:本站詞條系由網友創建、編輯和維護,內容僅供參考。
以上內容均為商業內容展示,僅供參考,不具備專業問題解決服務,
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
如您發現詞條內容涉嫌侵權,請通過 948026894@qq.com 與我們聯系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