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師范學院
曲靖師范學院(QuJing Normal University)地處云南省曲靖市,是一所以人文學科、理學為重點,以教師教育為特色,以服務基礎教育為主體的省屬普通本科高等師范院校。
學校辦學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907年開辦的“師范傳習所”,1912年設置云南省立第三師范學校,1956年更名為曲靖師范學校,1978年成立曲靖師范專科學校(1993年更名為曲靖師范高等專科學校),1984年建立曲靖教育學院。2000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曲靖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曲靖教育學院、曲靖師范學校合并組建曲靖師范學院。
截至2021年11月,學校有校本部、古城、環東三個校區,校園面積1399畝,校舍面積37.89萬平方米,圖書館館藏文獻總量270余萬冊,固定資產總值9.01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59億元;設有18個教學科研機構、6個教輔機構,開設本科專業59個(含師范類專業19個),成人教育專業9個;在職教職員工1045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6000余人。
2021年3月,曲靖師范學院建成全省首個古魚王國博物院。
校史沿革
學校前身
曲靖師范學校
1907年,曲靖府“師范傳習所”開辦。
1912年,曲靖府師范傳習所更名為云南省立第三師范學校,首任校長為迤東教育家謝顯琳先生,學制五年。
1929年,因設備師資不足,改為四年制師范學校。
1932年,改為云南省立曲靖中學(初級中學),附設鄉村師范科。第二年招收初中學生兩班,實行男女同班。
1934年,初中改為省立曲靖勝峰初級中學,師范部分改為省立曲靖師范學校。
1934年,云南省立曲靖中學更名為曲靖師范學校,初中班改建為云南省立勝峰初級中學。
1935年,曲靖師范學校更名為省立曲靖中學。
1950年,曲靖縣立瀾泉中學并入省立曲靖中學。
1956年,曲靖中學師范班改建為云南省曲靖師范學校。
1962年7月,撤銷縣級師范學校,羅平師范學校并入曲靖師范學校。
1977年,招收昆明師范學院曲靖普通(本科)班。
1980年12月6日,經云南省人民政府批準,擇址新建“曲靖地區師范學校”, 學校以“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小學教師”為己任。
1997年,曲靖地區師范學校更名為曲靖師范學校。
曲靖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1978年4月25日,經國務院批準,在曲靖師范學校的基礎上創建了曲靖師范專科學校,學校以“培養具有專科學歷的初中教師”為辦學宗旨。
1993年8月,曲靖師范專科學校更名為曲靖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曲靖教育學院
1980年,曲靖地區教師進修學校創建。
1984年4月16日,經云南省人民政府批準,在原曲靖地區教師進修學校基礎上創建了曲靖教育學院。
1988年,中國電視師范學院曲靖分部并入曲靖教育學院。
1993年2月,在曲靖教育學院成立云南廣播電視大學曲靖分校,1997年開辦電視師專本科專業,1999年開辦電大遠程開放教育本科專業。
合并組建
2000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曲靖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曲靖教育學院、曲靖師范學校合并組建曲靖師范學院。
2002年2月,云南省教育廳、省外事辦公室、省公安廳批復,同意曲靖師范學院招收外國留學生。
2003年1月,學校舉行新校區開工典禮。
2004年5月,云南省學位評審專家組對曲靖師院申請新增學士學位授予單位及授權專業進行了全面評審通過,增列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
2007年6月,學校以“良好”的成績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2010年,成為云南省優質生源高校。
2011年12月,學校被中央文明委命名表彰為“全國文明單位”,成為云南省碩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
2017年6月,學校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
2018年10月,學校進入云南省2018—2020年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培育學校行列。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截至2021年11月,學校有在職教職員工1045人,其中博士199人(含在讀)。有專任教師810人,正高職稱教師94人,副高職稱教師252人,高級職稱教師占到專任教師的42.72%,碩博教師占專任教師82.09%。專任教師中有85位受聘擔任上海師范大學、云南大學、云南師范大學等高校碩士生導師。教師中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省突、省貼知名專家,省級教學名師、優秀教師,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才等共26人,入選云南省“兩個計劃”20余人。有云南省級名師工作室6個,長年聘任校外兼職教授189人,外籍教師13人。
中國科學院院士(雙聘):朱敏
年度 |
團隊名稱 |
負責人 |
年度 |
團隊名稱 |
負責人 |
---|---|---|---|---|---|
2013 |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團隊 |
陳燕 |
2010 |
化學教學團隊 |
汪帆 |
2012 |
數學與應用數學教學團隊 |
劉俊 |
2011 |
經濟學教學團隊 |
荀關玉 |
2009 |
漢語言文學教學團隊 |
張永剛 |
- |
- |
- |
院系專業
截至2021年11月,學校設有18個教學科研機構、6個教輔機構,開設本科專業59個(含師范類專業19個),成人教育專業9個,專業涉及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9大學科門類。?
2022年2月,學校新增人工智能專業、航空服務藝術與管理專業。
學院 |
本科專業 |
---|---|
曲靖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
經濟學、市場營銷、工商管理、會計學、物流管理 |
曲靖師范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 |
經濟統計學、金融工程、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 |
曲靖師范學院法律與公共管理學院 |
法學、社會工作 |
曲靖師范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 |
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教育技術學、物理學 |
曲靖師范學院教師教育學院 |
藝術教育、學前教育、小學教育 |
曲靖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
體育教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
曲靖師范學院人文學院 |
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秘書學、歷史學 |
曲靖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 |
英語、印度尼西亞語、泰語、商務英語、廣告學、國際商務 |
曲靖師范學院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 |
化學、應用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制藥工程 |
曲靖師范學院城市學院 |
工程管理、房地產開發與管理、工程造價、地理科學、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酒店管理 |
曲靖師范學院生物資源與食品工程學院 |
生物科學、生物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 |
曲靖師范學院經管學院 |
審計學 |
曲靖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 |
音樂學、舞蹈學、播音與主持藝術 |
曲靖師范學院美術學院 |
美術學、書法學、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 |
曲靖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學科建設
截至2018年11月,學校有8個省級重點學科,其中1個云南省高原學科,并進入2017年碩士授權單位規劃建設學校;3個碩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學科,2個優勢特色重點學科,2個已掛牌二類重點學科。
云南省級二類重點學科:物理化學、文藝學
云南省高校一流學科(B類高原學科):化學
云南省級“十二五”碩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學科:中國語言文學、化學、教育學
云南省級“十二五”優勢特色重點建設學科:應用經濟學、數學
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
截至2018年11月,學校建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個,國家高等學校特色(重點)專業1個,云南省高等學校特色(重點)專業5個,省級精品課程11門,云南省新建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型大學轉型發展“支持產業升級重點專業群”立項建設項目2個,云南省本科高校轉型發展試點學院及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學院建設項目1個,云南省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項目2個,云南省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建設項目1個,云南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云南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示范區2個,云南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2項,云南省級一流本科專業10個,云南省經濟學卓越人才協同育人計劃1項,國家和省級教學質量工程項目175項。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語言文學、歷史學
國家高等學校特色(重點)專業:漢語言文學
云南省高等學校特色(重點)專業:思想政治教育、物理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漢語言文學、化學
云南省級一流本科專業:經濟學、小學教育、體育教育、漢語言文學、歷史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音樂學、美術學
云南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普通物理實驗示范中心、大學體育教育示范中心、化學實驗示范中心
云南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示范區:云南省小學教師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云南省幼兒教師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云南省級雙語課程:有機化學
年度 |
課程名稱 |
所屬教學單位 |
負責人 |
---|---|---|---|
2006 |
文學概論 |
人文學院 |
張永剛 |
2007 |
有機化學 |
化學化工學院 |
汪 帆 |
2007 |
中國古代文學 |
人文學院 |
蔡燕 |
2008 |
政治經濟學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巴春生 |
2008 |
結構化學 |
化學化工學院 |
孫成科 |
2009 |
中學應用教育學 |
教師教育學院 |
李建新 |
2010 |
常微分方程 |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
劉俊 |
2011 |
兒童文學 |
教師教育學院 |
周均東 |
2013 |
泰語聽力 |
外國語學院 |
李彬芳 |
教學成果
截至2018年11月,學校學生在國家級、省級以上學科專業競賽、科技創新競賽中的獲獎人數逐年上升,獲國家級獎項521項,獲省級獎項1023項,獲獎人數達1544人。
學術研究
科研平臺
截至2018年11月,學校有國家體育總局研究基地1個,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個,云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3個,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3個,云南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1個,組建了7個獨立研究機構,1個校政聯合獨立研究機構—曲靖市旅游發展研究院。
國家體育總局研究基地: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研究基地
云南省級高校重點建設實驗室:云南省高校先進功能材料與低維材料重點實驗室、云南省高校煤資源開發利用及其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等、云南省高校云貴高原動植物多樣性及生態適應性進化重點實驗室
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云南城市文化研究基地
云南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云南特境內生菌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科技創新團隊(2014,唐利洲)
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云南高原特色體育旅游研究團隊(2019,馮強)?、云南民族文化與文藝理論研究創新團隊(2012,張永剛)等
科研成果
2015年,學校年獲得立項和在研省級以上科研項目234項,其中新增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國家藝術基金項目1項;獲得校外科研資助經費641.3萬元。公開發表學術論文835篇,其中被SCI、EI、ISTP、CSCD、CSSCI 等數據庫收錄論文100篇;出版有影響力的學術專著17部;獲得專利及軟件著作權9項,其中實用新型授權專利2項,軟件著作權7項。獲得各級各類社會科學獎36項,其中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7項,云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7項。
截至2018年11月,學校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40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4項,國家藝術基金項目6項,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1545項,出版專著、編著、藝術作品集和主編教材300余部,公開發表論文8690余篇,被SCI、EI、ISTP收錄780余篇;獲得省、部級各類優秀成果獎92項,省部級以上各類教育教學獎111項,曲靖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62項,曲靖市文學藝術創作政府獎24項。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截至2015年,曲靖師范學院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120.16萬冊,生均圖書80.43冊;電子圖書110萬冊。2015年新增圖書76771冊;新增電子圖書14萬冊;訂購中外文期刊1515種,訂購文獻數據庫73個。全年紙質圖書流通量36.04萬多冊。
學術期刊
《曲靖師范學院學報》先后獲“全國高校優秀社科學報”、“全國地方高校優秀學報”、“云南省A類(優秀)期刊”、“云南省優秀期刊”、“全國高校優秀社科期刊”、“全國民族地區優秀學報(期刊)”等榮譽稱號,主要設有“珠江上游經濟文化發展研究”、“文藝學研究”、“數學研究”、“物理化學研究”、“民族文化研究”、“中國高等教育現狀與發展研究”等欄目,其中“珠江上游經濟文化發展研究”先后獲云南省優秀欄目、全國高校學報特色欄目、全國民族地區優秀欄目等獎項,“文藝學研究”獲全國地方高校特色欄目獎項,“數學研究”和“中國高等教育現狀與發展研究”獲云南省優秀欄目獎。
合作交流
截至2018年11月,學校成立“云南省出國留學預備學院曲靖分院”,為云南省人民政府第三批華文教育基地,與泰國清邁大學、美國賓州曼斯菲爾德大學、愛爾蘭沃特福德理工學院、新西蘭商學院和林肯大學等合作開展“2+2”、“3+1”、“3+1+1”等多種形式的聯合人才培養項目;與英、美、加、澳、新、法、愛爾蘭等國家和地區的多所高校和教育機構建立了正式交流合作關系,招收長短期留學生1000余人,在泰國創建漢語國際教育培訓推廣中心1個,加入中教國際交流協會并啟動了1+2+1中美人才培養項目。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校標
學校的校標為圓形,外圈為校名“曲靖師范學院”中英文,中文為爨體,體現了爨文化的特征。內圈圓內變形三角寓意為曲靖師范學院為過去曲靖師專、曲靖教育學院、曲靖師范合并升格組建而成;變形三角又為漢字“人”的變形,體現了“育人是辦學第一使命”思想,寓意“精業樂教,立德樹人”培養人才;變形三角又意為山峰,寓意剛正、向上和不斷攀登之意,和浪花代表的珠江水結合,剛柔相濟,體現了“剛正博愛,睿智篤行”的校訓精神;數字“2000”標示學校2000年誕生。爨體校名、變形三角、數字“2000”的紅色象征紅土地,浪花的藍色代表珠江水,象征深邃和深遠。
校旗
1、學校校旗分為校內升旗使用和校外活動使用兩種,白色旗面。
2、校內升旗使用的校旗旗面中心位置為彩色校標,寓意學校是圣潔高雅而充滿活力的求知殿堂。
3、校外活動使用的校旗由純白旗面、校標、中英文組合的校名組成。左上角為彩色校標,中間為紅色中英文校名,其中,中文字體為爨體字,為紅色。
4、校旗形狀為矩形,長、寬比例為3:2,旗面尺寸為240cm×160cm,同時,也可根據需要比例縮放。
5、各二級學院院旗和各學生社團在校內外重大活動或進行對外宣傳時,要規范使用校旗。
6、各二級學院院旗和各學生社團團旗可參照校旗制定,旗面顏色可更改,校標位置不變,把“曲靖師范學院 ”中英文校名的位置標各學院和各學生社團名稱。
精神文化
校歌
千里珠江,源遠流長。我愛這爨鄉沃土,翰墨飄香。剛正博愛,胸懷遠大理想;睿智篤行,書寫青春詩行。啊!曲靖師院,多彩的人生舞臺,快樂的求知殿堂。
千里珠江,源頭起航。你看這人才搖籃,桃李芬芳。民主和諧,沐浴幸福陽光;求是創新,鑄就燦爛輝煌。啊!曲靖師院,美好的精神家園,永遠的心靈故鄉。
校訓
剛正博愛,睿智篤行
“剛正”,“剛”是剛健、剛毅;“正”是正直、中正。語出《易經·乾》:“剛健中正,純粹精也”。意為剛勁強健而中正不偏。“博愛”源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仁”和“兼愛”的思想。《論語·顏淵》:仁者“愛人”。《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子·兼愛》:“天下兼相愛則治……” 。韓愈 “博愛之謂仁,性而宜之謂之義”。博愛就是一視同仁。陶行知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剛正”是學校百年師范辦學歷史的寫照,體現了廣大師生在工作、學習、生活中追求卓越、頂天立地、戰勝一切困難、勇往直前的信心和勇氣,是師生做事、為人的基本精神追求,是廣大師生為學、為事、為人應有的基本態度。“博愛”是教育的本質,體現了學校辦學的教育目標和師范教育的本質,“博愛”倡導校園內干群之間、師師之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融洽友愛的關系,包含了愛自己、愛學生、愛社會、愛祖國、愛大自然的豐富內涵。
“睿智”,“睿”意為通達、看得深遠,“睿智”表示“英明有遠見”。“篤行”語出《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意為在求學向善的過程中要博學審問,還要深思熟慮,自出心裁,獨具慧眼,盡力踐行。表達了學校師生追求真知服務社會與人民的遠見卓識,體現學校具備先進的辦學理念與定位,善于謀劃長遠發展。“篤行”是治學、為人的最后階段,要努力實踐,將所學最終落實,做到知行合一,蘊含著責任意識,艱苦奮斗,全力以赴去實現愿景的自覺行為,體現了高校社會服務的最高追求。
現任領導
職位 |
姓名 |
---|---|
黨委書記 |
李永勤 |
黨委副書記 |
全洪濤 徐顯敏 陸選榮 |
校長 |
全洪濤 |
副校長 |
李紅專 楊學智 郭麗紅 |
紀委書記 |
陳忠華 |
黨委委員 |
李永勤 全洪濤 徐顯敏 陸選榮 李紅專 陳忠華 楊學智 郭麗紅 高瑞春 施傳柱 陳 燕 張 婼 錢潤光 |
參考資料 |
?? |
所獲榮譽
2011年12月,獲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的“第三批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2022年4月,曲靖師范學院團委被擬授予2021年度云南省五四紅旗團委稱號。
杰出校友
徐文烈,開國少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副秘書長。
吳永康,中國工農紅軍第38軍軍長。
王甲本,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九軍中將軍長,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桂濤聲,抗日戰歌《在太行山上》的詞作者。
樊子城,中共曲靖地委副書記兼專員。
駱小所,國家突出貢獻專家、云南師范大學原校長。
郭晉云,全國政協委員、湖南師范大學數學研究所所長。
薛瓊,國家一級武術教練、第二屆世界武術錦標賽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