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萬提斯全集(套裝全8卷)
摘要:《塞萬提斯全集》共八卷,根據西班牙阿吉拉爾出版社的第十八版《塞萬提斯全集》(全兩卷)為藍本,依據它的編排順序兼顧體裁和篇幅等,分成詩歌、戲劇一卷,喜劇兩卷,幕間劇、小說一卷,短篇小說一卷,小說三卷。氣勢恢宏,展現了15.16世紀西班牙的全景式社會與文學狀況。 [閱讀全文]
摘要:《塞萬提斯全集》共八卷,根據西班牙阿吉拉爾出版社的第十八版《塞萬提斯全集》(全兩卷)為藍本,依據它的編排順序兼顧體裁和篇幅等,分成詩歌、戲劇一卷,喜劇兩卷,幕間劇、小說一卷,短篇小說一卷,小說三卷。氣勢恢宏,展現了15.16世紀西班牙的全景式社會與文學狀況。 [閱讀全文]
摘要:2017新版小王子,未刪節全彩精裝珍藏,此版本亞馬遜銷量遙遙領先于其他版本。首創豆瓣9.8高分好評,口碑爆棚!中國首位榮獲法國政府教育騎士勛章的詩人樹才,百分百譯自法國Gallimard出版社1945年權威定本。國內首次修復小王子法語原版46幅全彩插圖,附贈小王子精美貼紙、燙銀玫瑰花書簽。《小王子》是一本足以讓您永葆童心的不朽經典:遙遠星球上的小王子,與美麗而驕傲的玫瑰吵架負氣出走,在各星球漫游中... [閱讀全文]
摘要:作品簡介一個獨立、可愛又真摯的女生;一個如彩虹般絢爛卻不懂得愛的男生;一籃雞蛋、一棵無花果樹和眼神交匯處閃亮的光芒;關于初戀的那些小事,金色的陽光和清新美妙的少年時代。文德琳·范·德拉安南,曾前后四次榮膺埃德加·愛倫·坡獎。1965年出生在芝加哥一個貧窮的工人家庭,父母都是狂熱的文學愛好者。童年的生活沒有可口的零食和漂亮的洋娃娃,每當夜幕降臨,父母下班回到家,便是文德琳最幸福的時光,她和幾個哥哥圍... [閱讀全文]
摘要:作品簡介本書三卷,首卷論述經為常道不可不讀,次卷講論讀經應取的態度,末卷略說六經大義。第一卷中,熊十力略述了六經所蘊含的大道與政治思想,并疏解了《大學》首章和《禮記·儒行》。第二卷中,熊十力指點了治經應持的態度,強調了立志的重要性。第三卷中,熊十力略講了六經(主要是《周易》《春秋》二經)的義理。熊十力(1885—1968),原名繼智,字子真,號逸翁,晚年號漆園老人,湖北黃岡人。青年時代投身反清革命... [閱讀全文]
摘要:作品簡介不讀經典,也能活得好好的,但問題是,“活得好好的”意味著什么?《詩經》《論語》《莊子》《孟子》《老子》……含藏著中國人最初的政治制度、文學風格、禮儀風俗、生活方式的來源。讀懂它們,會發現我們對生活的想象和認知,可以如此開放、自由。這本書是“經典擺渡人”楊照的十堂中國文化經典導讀課(《尚書》《詩經》《左傳》《論語》《墨子》《莊子》《孟子》《老子》《荀子》《戰國策》)。楊照以“歷史式讀法”而非... [閱讀全文]
摘要:作品簡介這是一本針對0—3歲孩子而寫的書,3歲以前的孩子都有一種強烈的好奇心,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對培養孩子至關重要。0—3歲的孩子為了獲得生存的力量,自己本身會以驚人的速度學習知識,孩子的能力在這3年間會有很大的進步!按照孩子的天性來教育,孩子的能力就會開花結果!蒙臺梭利教育在世界上受到廣泛推崇,本書作者根據自己的培訓經驗,總結出蒙臺梭利家庭實踐方法。全書搭配照片,滿載著豐富的實例,家長從今天開... [閱讀全文]
摘要:作品簡介《伯林書信集》(卷三)的時間跨度自1960年至1975年,其間,伯林創辦沃爾夫森學院,奠定了其作為魅力型知識分子領袖和杰出思想者的歷史地位。如今,沃爾夫森學院已成為牛津大學數一數二的研究生學院,而伯林的非凡個性也深深地浸入這一欣欣向榮的學術共同體之中。與此同時,伯林還親歷了那一時期波詭云譎的國際政治,他身體力行,將對人性和觀念的洞察納入對世界的理解之中。而在學術方面,伯林一生中重要的幾部學... [閱讀全文]
摘要:作品簡介《中國兒歌》是一部讓林海音致敬的經典之作,由林海音親自作序推薦。這部作品保留了“最中國”味道的兒歌和人間世相,其中很多是我們的童年記憶,更打撈了很多“瀕危”的傳統兒歌,全面傳承著中國人的歷史、記憶與情感,葆有各地方言所浸潤的中國文化和精神。朱介凡復活的1499首兒歌,正是中國兒歌的黃金時代傳承下來的生動作品,這些內容貫穿了幼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搖籃曲、育兒經、生活習慣、童話故事、兒歌游戲、語... [閱讀全文]
摘要:作品簡介☆你明白我的意思嗎?你聽懂我說的話了嗎?你知道我在說什么嗎?惹人喜愛的表達方式各不相同,招人討厭的表達方式卻絕對有以上三種。在這種錯誤的交流方式下,“溝通刺客”們漸漸陷入了溝通困境。本書作者結合日常生活與咨詢中的種種案例,為大家提供了簡單到不可思議的人際溝通模型,幫助你擺脫溝通困境。☆我們每天都在進行無數次的溝通,每個人都渴望被理解、被看見、被傾聽,卻往往以失敗告終。本書透過作者對日常生活... [閱讀全文]
摘要:作品簡介本書收入朱光潛先生的兩本小冊子——《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及《談美》。前者是他1925年留學英國后不久寫給國內青年的,以書信方式,從文藝、美學、哲學、道德、政治等角度,與青年談論修養,指點迷津,深受青年歡迎。1929年結集出版后一版再版,成為暢銷書。《談美》是三年之后的1932年,作者再以書信形式為青年所寫的一本美學入門書。《談美》被稱為“給青年的第十三封信”。朱光潛(1897—1986),字... [閱讀全文]
摘要:《四世同堂(第二部):偷生》是老舍的長篇小說代表作,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為主線,形象、真切地描繪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戶為代表的各個階層、各色人等的榮辱浮沉、生死存亡。作品記敘了北平淪陷后的畸形世態中,日寇鐵蹄下廣大平民的悲慘遭遇。老舍(1899.2.3-1966.8.24),我國現代文豪,小說家,戲劇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北京人。出身寒苦,自幼喪父,北京師范學校畢業,早年任小學校長、勸學員。... [閱讀全文]
摘要:戰爭爆發了,19歲的保羅和他的同學被送到戰場。在前線,目之所及是鮮血、殘肢和死亡。戰爭摧毀了一切,人生停在了戰場上。他渴望情感、生命、家庭和救贖,卻找不到方向。1918年10月,保羅陣亡。那天,整個前線寂靜無聲,軍報上只寫了一句話:西線無戰事。埃里希·瑪麗亞·雷馬克(1898—1970),原名埃里希·保羅·雷馬克,1916年志愿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1917年轉移到西線戰場。他將自己和其他士兵在戰場... [閱讀全文]
摘要:作品簡介本書匯集了作者多年在重編全唐詩及其研究過程中的重大創獲。所收篇章涉及唐代詩歌總集、別集、選集,對唐代詩人生平及創作的探索無不論出有據,無論是對唐代詩歌的個案研究,還是對一代文學史的考察,都有發覆啟蒙之意義。陳尚君男,漢族,浙江慈溪人。1952年6月15日生于江蘇南通。1969年初中畢業后,在江蘇海門江心沙農場務農八年。1977年入復旦大學中文系學習。1978年考取研究生,師從朱東潤教授研究... [閱讀全文]
摘要:作品簡介本書邀你進入奇妙的昆蟲世界!就數量而言,地球上的每個人,都對應著2億只昆蟲。昆蟲的構造與人類大不一樣:骨骼長在身體外,耳朵長在膝蓋上,眼睛長在屁股上,舌頭長在腳底下。即使腦子只有芝麻大,也能識別面孔。它們的性事也有百般花樣,雄性和雌性會為了遺傳展開激烈的裝備競賽。昆蟲為了生存還使出了各種古怪甚至殘忍的詭計,而它們與植物的相互依存關系也比我們想象中更有趣。對人類來說,昆蟲是幫手,是伙伴,還是... [閱讀全文]
摘要:作品簡介本書是現代著名學者聞一多先生唐詩研究的經典之作,內容涉及唐代詩歌的多個方面,對唐代著名詩人,如“初唐四杰”、孟浩然、賈島、岑參、杜甫、李白等人的詩歌成就有獨到而深刻的評論與分析。行文優美流暢,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引人入勝。聞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漢族,原名聞家驊,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中國現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堅定的民主戰士,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