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鮮餃子
三鮮餃子是一種以多種食材剁碎混合而做成餡制成的餃子,風味因配料以及習俗不同而存在差異。它可以分為素三鮮和肉三鮮,口味咸鮮。
菜品起源
歷史由來
餃子在其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名目繁多,古時有“牢丸”“扁食”“餃餌”“粉角”等等名稱。三國時期稱作“月牙餛飩”,南北朝時期稱“餛飩”,唐代稱餃子為“偃月形餛飩”,宋代成為“角子”,元代稱為“扁食”;清朝則稱為“餃子”。
菜品分類
三鮮分肉三鮮和素三鮮
肉三鮮是:蝦仁 豬肉韭菜
素三鮮是:韭菜 雞蛋 蝦皮
還有一種三鮮是:豬肉 蝦仁 雞蛋
菜品制作
食材原料
韭菜500g |
雞蛋4個 |
面粉300g |
冷水100g |
大蝦仁 7、8個 |
油、鹽、姜 |
制作方法
做法一
步驟 |
具體操作 |
步驟圖 |
---|---|---|
步驟1 |
冷水調(diào)面。揉好、醒一會兒。(20分鐘) |
|
步驟2 |
韭菜切小碎塊、雞蛋上鍋里炒碎、蝦仁切塊。加入色拉油、鹽、姜末調(diào)好餡備用。 |
|
步驟3 |
弄好的面團,切成大小相等的小面團。撒上干面粉,揉勻。 |
|
步驟4 |
搟成薄厚均勻的餃子皮。放餡 |
|
步驟5 |
胖胖的餃子,準備下鍋了。 鍋內(nèi)加冷水,水開放入餃子,輕輕攪動。 |
|
步驟6 |
美味的三鮮餃子出鍋啦! |
做法二
步驟 |
具體操作 |
---|---|
步驟1 |
小麥面粉加入適量溫水,和勻備用; |
步驟2 |
把對蝦去頭、去皮洗凈; |
步驟3 |
韭菜洗凈切碎; |
步驟4 |
雞蛋打入碗內(nèi)攪勻,炒熟; |
步驟5 |
把蝦切成大點塊; |
步驟6 |
在豬肉剁餡里放入鹽、花椒面、雞精調(diào)味; |
步驟7 |
把肉餡、雞蛋、蝦、韭菜放入盆中順一個方向攪勻; |
步驟8 |
將面團用搟面杖搟成多個薄皮,分別放入適量餡,包成餃子。 |
步驟9 |
將包好的餃子擺放入蒸鍋中,蒸熟即可。 |
做法三
材料
主料:小麥面粉500克
輔料:雞蛋150克,韭菜200克,對蝦150克,豬肉(肥瘦)100克
調(diào)料:鹽8克,味精2克,料酒15克
調(diào)制餃餡
原料:鮮蝦仁200克,水發(fā)海參100克,冬筍150克,豬前夾肉200克,姜片10克,蔥節(jié)20克,姜末20克,蔥末50克, 雞蛋清1個,精鹽10克,胡椒粉3克, 料酒30克,味精10克,雞精10克,白糖10克,香油25克,高湯350克。
步驟
步驟 |
具體操作 |
---|---|
步驟1 |
蝦仁洗凈剁成泥,加精鹽、雞蛋清攪勻;水發(fā)海參入鍋,加姜片、蔥節(jié)、料酒、雞精、高湯煨入味,撈起切成細粒;冬筍切成細粒后,入沸水鍋中氽一下?lián)瞥觥?/p> |
步驟2 |
豬前夾肉去皮洗凈,絞成茸,加精鹽、胡椒粉、料酒、白糖、味精及適量清水攪打均勻,再加入蝦仁泥、水發(fā)海參粒、冬筍粒、姜末、蔥末、香油和勻,即成。 |
注意
1、蝦仁須用新鮮的;水發(fā)海參須事先煨好,以防澀口;豬夾心肉的肥瘦比例為6∶4。
2、三鮮餡也可選用雞肉及其它海鮮來制作;如無冬筍可用香菇等代替;如餡中不放豬肉,也要加入豬肥膘肉或化豬油,以增加餡料的滋潤口感。
營養(yǎng)價值
含有比較豐富的蛋白質(zhì)和鈣等營養(yǎng)物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