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E·勃勞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諾曼·E·勃勞格(Norman E.Borlaug),1914年3月25日出生于美國艾奧瓦州,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匈牙利科學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生前是得克薩斯農工大學農業學教授。??
諾曼·E·勃勞格于1937年獲得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農業科學學士學位;1940年獲得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植物病理學碩士學位;1942年獲得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植物病理學博士學位;1942年—1944年任職于杜邦·德·內穆爾基金會(du Pont de Nemours Foundation);1944年起任職于墨西哥政府-洛克菲勒基金會小麥研究與生產計劃聯合委員會;1964年任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CIMMYT)小麥研究和生產計劃委員會主任;1968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70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1979年任康奈爾大學教授;1980年當選為匈牙利科學院外籍院士;1984年起任得克薩斯農工大學農業學教授?;1987年當選為英國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1996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2009年9月12日在美國達拉斯逝世,享年95歲。??
諾曼·E·勃勞格主要從事農業科學與農業生物育種等領域的研究。
人物經歷
1914年3月25日,諾曼·E·勃勞格(Norman E.Borlaug)出生于美國艾奧瓦州。
1937年,獲得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農業科學學士學位。
1940年,獲得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植物病理學碩士學位。
1942年,獲得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植物病理學博士學位。
1942年—1944年,任職于杜邦·德·內穆爾基金會(du Pont de Nemours Foundation)。
1944年起,任職于墨西哥政府-洛克菲勒基金會小麥研究與生產計劃聯合委員會。
1964年,任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CIMMYT)小麥研究和生產計劃委員會主任。
1968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1970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1979年,任康奈爾大學教授。
1980年,當選為匈牙利科學院外籍院士。
1984年起,任得克薩斯農工大學農業學教授。
1987年,當選為英國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1996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2009年9月12日,在美國達拉斯逝世,享年95歲。??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諾曼·E·勃勞格創建的穿梭育種法已被世界各國作物育種家廣泛采用和認定。20世紀60年代,他成功地育成了一批以Sonpr64為代表的優質半矮稈小麥品種,其產量可達5-7噸/公頃,在印度次大陸、北非、中東、南美的灌溉或多雨地區廣為種植,使這些地區的小麥產量提高50%以上,對解決第三世界國家的糧食危機起了很大作用。
學術論著
從1941年—2007年,諾曼·E·勃勞格共發表論文文章、會議報告和雜志評論約500余篇?,其編著的論著有《The Impact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on Mexican Wheat Production》《Mexican Wheat Production and Its Role in the Epidemiology of Stem Rust in North America》《Wheat Breeding and Its Impact on World Food Supply》《Wheat, Rust, and People》《A Green Revolution Yields a Golden Harvest》《The Agricultural Revolution in Asia》《Seeds of Change: The Green R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in?the 1970’s》等。
學術交流
時間 |
學術活動名稱 |
舉辦地 |
---|---|---|
1968年8月 |
第三屆國際小麥遺傳學研討會 |
澳大利亞堪培拉 |
人才培養
培養成果
諾曼·E·勃勞格培養的學生有康奈爾大學教授W.羅尼·科夫曼(W.Ronnie?Coffman)等。
截至2009年9月,中國已有200多人次先后到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考察、訪問、培訓和合作研究,其中大多數已成為小麥、玉米育種方面的骨干力量,諾曼·E·勃勞格在其中發揮了主要作用。
榮譽表彰
世紀 |
榮譽表彰 |
授予單位 |
---|---|---|
1968年 |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
美國國家科學院 |
1970年 |
諾貝爾和平獎 |
諾貝爾基金會 |
1977年 |
總統自由勛章 |
美國政府 |
1980年 |
匈牙利科學院外籍院士 |
匈牙利科學院 |
1987年 |
英國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
英國皇家科學院 |
1996年 |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
中國工程院 |
2007年 |
國會金質獎章 |
美國國會 |
社會任職
時間 |
擔任職務 |
---|---|
1984年 |
得克薩斯農工大學兼職教授 |
個人生活
婚姻家庭
諾曼·E·勃勞格的妻子的名字是瑪格麗特,兩人于1937年結婚。
人物評價
“諾曼·E·勃勞格是世界上最有影響的農業科學家之一,他是‘綠色革命之父’。”(中國工程院評)
“諾曼·E·勃勞格對中國小麥、玉米研究的發展、科技人員的培養和種質資源庫的建立都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國際在線評)
“諾曼·E·勃勞格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之一(Many of those privileged to have known Borlaug consider him one of the greatest humanitarians who ever lived)。”(美國國家科學院評)
人物紀念
豎立雕像
2014年3月25日,在諾曼·E·勃勞格誕辰一百周年之際,他的雕像在美國國家雕像館揭幕。
獎項命名
在2011年第25屆世界糧食獎得主頒獎典禮上,洛克菲勒基金會主席朱迪斯·羅丹(Judith Rodin)宣布將由基金會投入100萬美元設立諾曼·E·鮑勞格野外研究與應用獎(Norman E. Borlaug Award for Field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免責聲明:本站詞條系由網友創建、編輯和維護,內容僅供參考。
以上內容均為商業內容展示,僅供參考,不具備專業問題解決服務,
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
如您發現詞條內容涉嫌侵權,請通過 948026894@qq.com 與我們聯系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