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獵龍
新獵龍是一種中等體型的異特龍類,體長7米左右,體重約1-2噸。目前新獵龍屬下只有一個種,為瑟氏新獵龍。新獵龍的化石發現于英國的威特島,年代大約為早白堊世的巴雷姆期。
命名由來
屬名為“新”(Neo)和獵人(venator)的組合,種名是為了紀念土地擁有者瑟列羅家族。
基本信息和形態學
正型標本:BMNH R10001和MIWG 6348包含了約70%的骨骼,包括吻部的牙齒,下頜的前端,大多數椎體,肋骨,腹膜肋,脈弓和左側肩帶,腰帶骨骼和后肢。
新獵龍的鼻孔在前后向延申的長度世背腹向深度的2倍。前頜骨上具有5顆牙齒。上頜骨具有一非常發育的上頜孔。齒冠的長度達到牙齒總長度的四分之一。腳爪的頂部具有凹槽。兩側的前上頜骨之間由一個“插座狀”的關節緊密連接。樞椎間椎體以及第二節頸椎的前關節突橫向擴展。樞椎齒狀突的前關節面側緣有小孔。樞椎的神經棘的的側面有小開口。后部頸椎與頸肋愈合。前部頸椎的椎體底部有一個鉤狀的突起。后部頸椎的椎體橫突靠下的肋骨關節可以看到很多內部的小空腔。前部背椎位于前關節面的下突較為低矮。后部背椎的的關節面向兩側延申呈彎曲的脊狀。后部背椎具有氣腔化結構。肩關節的內外側向寬度大于前后向的長度。坐骨遠端的突起在前部相愈合而在后部分開。股骨頭向近端延申,指向身體內側。小轉子呈脊狀。第四轉子的近端的前外側面具有一凹陷。股骨遠端的前面比較平坦,兩側關節髁之間只有很淺的溝分開。第二跖骨的外側面具有一個明顯的凹面,用于容納第三跖骨。
歸入標本:MIWG.5470包括兩節椎體。
歸入標本:MIWG.6352一些椎體和腰帶骨骼。
歸入標本:IWCMS 2002.186包括一個下頜,一些頸椎和附肢骨骼。
吻部感受系統
2016年,一項研究對新獵龍的前頜骨和上頜骨進行了CT掃描。結果發現,新獵龍的吻部內部可能具有非常復雜的神經分支結構。大多數的分支都會終止在骨骼的外表面,并與一個小孔對應。這些神經分支的復雜程度甚至接近棘龍。傳統的觀點認為新獵龍是一種陸地掠食動物,它的身體解剖學構造沒有反映出對于水生的適應。因此復雜的吻部神經分支并不能作為水生的直接證據,它也有可能和其它習性相關聯,比如筑巢行為或一些社會性活動?。
系統發育位置
目前主流的觀點認為新獵龍屬于異特龍超科的新獵龍類?。
古生態學
與新獵龍發現在同一地點的恐龍還包括棘龍類的角鱷龍,濱獵龍和重爪龍,甲龍類的多刺甲龍,禽龍類的禽龍,屬于暴龍類的始暴龍。新獵龍是當時環境中最大的掠食者之一,與其它大型的棘龍類可能存在生態位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