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豆蔻
草豆蔻,姜科山姜屬植物。多年生叢生草本,高1~2米;根莖粗壯,紅棕色;莖綠色,粗壯;葉二列,葉片狹橢圓形或披針形,先端漸尖;總狀花序頂生,花序軸密被黃白色粗柔毛;花尊鐘形,白色;果實(shí)圓球形,有粗毛,熟時黃色。花期4~6月。果期6~8月。
草豆蔻原產(chǎn)地是中國,主要分布在海南、廣東、廣西等省區(qū)。生長在海拔500米以下的熱帶、亞熱帶地區(qū)的林中、林緣、溝谷、河邊、灌木叢或山坡草叢中。草豆蔻喜歡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不耐寒,耐陰,適宜在肥沃、深厚、濕潤的夾沙土壤中生長。自然繁殖方式是種子繁殖,人工繁殖方式有播種繁殖和分株繁殖。
《本草衍義補(bǔ)遺》記載:“草豆蔻,性溫,能散滯氣,消隔上痰,治風(fēng)寒客邪在胃。若明知身受寒邪,日食冷物,胃院作痛,方可溫散,治一切冷氣,用之如鼓應(yīng)。”?除藥用外,草豆蔻還是一種重要的香料,在食品烹飪和加工中普遍使用?,也是優(yōu)良的綠化植物。
形態(tài)特征
株高達(dá)3米。葉片線狀披針形,長50-65厘米,寬6-9厘米,頂端漸尖,并有一短尖頭,基部漸狹,兩邊不對稱,邊緣被毛,兩面均無毛或稀可于葉背被極疏的粗毛;葉柄長1.5-2厘米;葉舌長5-8毫米,外被粗毛。總狀花序頂生,直立,長達(dá)20厘米,花序軸淡綠色,被粗毛,小花梗長約3毫米;小苞片乳白色,闊橢圓形,長約3.5厘米,基部被粗毛,向上逐漸減少至無毛;花萼鐘狀,長2-2.5厘米,頂端不規(guī)則齒裂,復(fù)又一側(cè)開裂,具緣毛或無,外被毛;花冠管長約8毫米,花冠裂片邊緣稍內(nèi)卷,具緣毛;無側(cè)生退化雄蕊;唇瓣三角狀卵形,長3.5-4厘米,頂端微2裂,具自中央向邊緣放射的彩色條紋;子房被毛,直徑約5毫米;腺體長1.5毫米;花藥室長1.2-1.5厘米。果球形,直徑約3厘米,熟時金黃色。花期:4-6月;果期:5-8月。?
產(chǎn)地生境
草豆蔻原產(chǎn)地是中國,主要分布在海南、廣東、廣西等省區(qū)。生長在海拔500米以下的熱帶、亞熱帶地區(qū)的林中、林緣、溝谷、河邊、灌木叢或山坡草叢中。草豆蔻喜歡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不耐寒,耐陰,適宜在肥沃、深厚、濕潤的夾沙土壤中生長。
繁殖方法
主要價值
藥用
《本草衍義補(bǔ)遺》記載:“草豆蔻,性溫,能散滯氣,消隔上痰,治風(fēng)寒客邪在胃。若明知身受寒邪,日食冷物,胃院作痛,方可溫散,治一切冷氣,用之如鼓應(yīng)。”
化學(xué)成分:種子含揮發(fā)油約1%。所含山姜素(Alpinetin)為7-羥基-5-甲氧基雙氫黃酮,豆蔻素(Cardamomin)為2',4'-二羥基-6'-甲氧基查爾酮。?
經(jīng)濟(jì)
除藥用外,草豆蔻還是一種重要的香料,在食品烹飪和加工中普遍使用。
觀賞
也是優(yōu)良的綠化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