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莧菜
鐵莧菜(Acalypha australis?L.),是大戟科鐵莧菜屬一年生草本植物。鐵莧菜的莖直立,有縱條紋,具灰白色細柔毛;單葉互生膜質,卵形至卵狀菱形或近橢圓形,先端稍尖,基部廣楔形邊緣有鈍齒,粗糙,有白色柔毛;花序腋生,花單性,雌雄同序,無花瓣;苞片開展時呈三角狀腎形,合時如蚌;蒴果小,三角狀半圓形,淡褐色,被粗毛;花果期4~12月。鐵莧菜因其莖葉赤紫似鐵,為莧菜之屬而得名。?
鐵莧菜在東北亞至東南亞地區(qū)廣泛分布,在中國除西部高原或干燥地區(qū)外,大部分省區(qū)均產;俄羅斯遠東地區(qū)、朝鮮、日本等地也有分布。?鐵莧菜生于平原或山坡較濕潤的耕地和空曠草地;?喜濕潤,高山和平壩的一般土壤都可以生長。鐵莧菜的繁殖方式為種子繁殖。
鐵莧菜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消積的功效,現(xiàn)代研究表明鐵莧菜具有抗菌、抗炎、平喘、增加血小板數(shù)量、止瀉等作用。鐵莧菜中含有比牛奶更能充分被人體吸收的蛋白質,胡蘿卜素含量很高,鐵和鈣的含量遠高于菠菜,可為人體提供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有利于強身健體,提高機體的免疫力,有“長壽菜”之稱,為新鮮蔬菜中的佼佼者。
植物學史
形態(tài)特征
一年生草本植物,高0.2~0.5米,小枝細長,被貼毛柔毛,毛逐漸稀疏。莖直立,有縱條紋,具灰白色細柔毛。
單葉互生膜質,長卵形、近菱狀卵形或闊披針形,長3~9厘米,寬1~5厘米,頂端短漸尖,基部楔形,稀圓鈍,邊緣具圓鋸,上面無毛,下面沿中脈具柔毛;基出脈3條,側脈3對;葉柄長2~6厘米,具短柔毛;托葉披針形,長1.5~2毫米,具短柔毛。
雌雄花同序,花序腋生,稀頂生,長1.5~5厘米,花序梗長0.5~3厘米,花序軸具短毛,雌花苞片1~2(-4)枚,卵狀心形,花后增大,長1.4~2.5厘米,寬1-2厘米,邊緣具三角形齒,外面沿掌狀脈具疏柔毛,苞腋具雌花1~3朵;花梗無;雄花生于花序上部,排列呈穗狀或頭狀,雄花苞片卵形,長約0. 5毫米,苞腋具雄花5~7朵,簇生;花梗長0.5毫米;雄花:花蕾時近球形,無毛,花萼裂片4枚,卵形,長約0.5毫米;雄蕊7~8枚;雌花:萼片3枚,長卵形,長0.5~1毫米,具疏毛;子房具疏毛,花柱3枚,長約2毫米,撕裂5-7條。
蒴果直徑4毫米,具3個分果爿,果皮具疏生毛和毛基變厚的小瘤體;種子近卵狀,長1.5~2毫米,種皮平滑,假種阜細長;花果期4~12月。
近種區(qū)別
鐵莧菜 | 裂苞鐵莧菜 | |
---|---|---|
枝葉 | 莖直立,有縱條紋,具灰白色細柔毛;單葉互生膜質,卵形至卵狀菱形或近橢圓形,先端稍尖,基部廣楔形邊緣有鈍齒,粗糙,有白色柔毛 | 葉卵形、寬卵形或菱狀卵形,先端尖或短漸尖,基部淺心形 |
花果 | 花序腋生,花單性,雌雄同序,無花瓣;苞片開展時呈三角狀腎形,合時如蚌;蒴果小,三角狀半圓形,淡褐色 | 花序長不及1厘米,雄花集生成頭狀或短穗狀,生于花序上部,其下為雌花;蒴果,疏生柔毛和小瘤體 |
產地生境
中國除西部高原或干燥地區(qū)外,大部分省區(qū)均產。俄羅斯遠東地區(qū)、朝鮮、日本、菲律賓、越南、老撾印度東部和澳大利亞北部?也有分布。生于海拔20-1200(-1900)米平原或山坡較濕潤耕地和空曠草地,有時石灰?guī)r山疏林下。喜濕潤,高山和平壩的一般土壤都可以生長。?
繁殖方法
鐵莧菜的繁殖方式為種子繁殖。
可采用催芽繁殖方法,莧菜種子在涼水中浸種24小時,浸種過程中需搓洗幾遍,以利吸水。在冬季、早春將浸泡過的種子撈出,用清水搓洗干凈,撈出瀝凈水分,用透氣性良好的紗布包好,再用濕毛巾覆蓋,放在15~20℃條件下催芽,當有30%~50%的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栽培技術
整地
宜選擇雜草少的地塊,莧菜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以土壤疏松,肥沃,保肥、保水性能好,每畝施入腐熟有機肥5000公斤,25%復合肥50公斤,精耕細作,做成畦寬1~1.2米,溝寬0.3米,溝深0.15~0.2米的高畦。
播種
鐵莧菜的種子較小,播種摻些細沙或細土可以使播種均勻。每畝用種量0.25~0.5千克。可平畦撒播或條播,撒播的可用四齒耙淺摟或不摟(雨水多的潮濕季節(jié)),條播者春季可稍深、夏季宜淺,淺覆土,然后鎮(zhèn)壓,即可澆水,等待出苗。冬季、早春加蓋薄層稻草保濕,再蓋上一層地膜保溫,大棚遮擋嚴實、升溫。夏季加蓋防曬網(wǎng)。
管理
溫度:季、早春出苗后揭開地膜和覆蓋物,澆水后在大棚內再建小型拱棚,以利保溫,在外界氣溫較低時,于傍晚在小棚上加蓋一層草簾保溫。夏季出苗后,及時加蓋防曬網(wǎng),采取早蓋晚揭。
肥水:冬季、早春要經常保持土壤濕潤,澆水要小水勤澆,盡量選擇在晴天上午澆水,并在齊苗后澆施一次0.2%尿素水溶液,以后7~10天追施一次,促進生長。夏季適當加大澆水量,一般在早晨、傍晚澆水。除了施足基肥外,還要進行多次追肥,一般在幼苗有2片真葉時追第1次肥,過10~12天追第2次肥,以后每采收1次追肥1次。肥料種類以氮肥為主,每次每畝可施有稀薄的人糞尿液1500~2000公斤,加入尿素5~10公斤。
除草:及時進行人工除草。播后約7~10天出苗,出苗前后應注意防治雜草,條播者可進行行間中耕除草。?
病害防治
主要病害
鐵莧菜抗病性較強,主要病害是白銹病,蟲害是蚜蟲。
防治措施
農業(yè)防治:可用吡蟲啉或避蚜霧噴霧除治;
物理防治:利用黃板誘殺蚜蟲,黑光燈誘殺蛾類;
生物防治:利用天敵對付害蟲,選擇對天敵殺傷力低的農藥,創(chuàng)造有利于天敵生存的環(huán)境。采用抗生素(農用鏈霉素等)防治病害(軟腐病)。
主要價值
藥用
功效作用
鐵莧菜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消積的功效,現(xiàn)代研究表明鐵莧菜具有抗菌、抗炎、平喘、增加血小板數(shù)量、止瀉等作用。
鐵莧菜以全草或地上部分入藥,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消積、收斂止血的功效,用于腸炎、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小兒疳積、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子宮出血、癰癤瘡瘍、外傷出血、濕疹、皮炎、毒蛇咬傷等,是國家三類新藥莧菜黃蓮素膠囊的主要原料。?
民族醫(yī)藥
【畬藥】玉碗捧真珠:全草用于赤白痢疾,傷寒痰嗽《畬醫(yī)藥》。
【壯藥】海蚌含珠:全草研粉與瘦豬肉蒸服治小兒疳積《桂藥編》。
【瑤藥】耳仔茶:用于腸炎,瀉泄,菌痢,血淋。
【苗藥】海蚌含珠:地上部分治腸炎,痢疾,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外治癰癤瘡瘍,皮炎濕疹《湘藍考》。Det nix wet(豆里烏):全草治白痢,腹瀉《苗藥集》。?
【侗藥】Mal bongh kgal:全草主治朗鳥噦給(小兒腹瀉),嚇謬恰給盤(便血),朗馬索信(小兒疳積)《侗醫(yī)學》。
【土家藥】席蚌:全草治痢疾,痔出血,青水瘡,皮膚瘙癢《土家藥》。
食用
鐵莧菜中含有比牛奶更能充分被人體吸收的蛋白質,胡蘿卜素含量很高,鐵和鈣的含量遠高于菠菜,可為人體提供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有利于強身健體,提高機體的免疫力,有“長壽菜”之稱,為新鮮蔬菜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