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納斯
中國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的一種傳統民間文學。
《瑪納斯》是柯爾克孜族的英雄史詩,與藏族史詩《格薩爾王傳》、蒙古族史詩《江格爾》并稱中國三大史詩。其演唱異文繁多、篇幅宏大,描寫了英雄瑪納斯及其七代子孫前仆后繼、率領柯爾克孜人民反抗外來侵略者和對抗各種邪惡勢力的故事,體現了柯爾克孜人頑強不屈的民族性格和團結一致、奮發進取的民族精神,是柯爾克孜人的杰出創造和口頭傳承的“百科全書”。相關社區的傳統節慶、民俗活動是其主要的文化空間。
?《瑪納斯》誕生于公元9~10世紀,數世紀以來一直以口耳傳承。民間藝人在其創作與傳承中起著重要作用,《瑪納斯》具有民間文學和民間曲藝的雙重屬性。全詩共分8部,各自獨立成篇又相互銜接,分別以該部史詩主人公的名字命名,并以瑪納斯的名字作為總名稱,全詩結構完整、故事曲折、內容豐富。在流傳過程中,經過不同時代的柯爾克孜族歌手們的琢磨與提煉,變得更加豐滿和富有傳奇色彩。忠實記錄并提供了柯爾克孜族人民繁衍、生存、生產、發展等各個方面的寶貴資料,涉及文學、政治、歷史、藥學等多個學科領域。?
?《瑪納斯》不僅具有歷史的真實性,而且具有戲劇的矛盾性,其人物鮮明、情節曲折,瑪納斯是充滿原始激情與新鮮活力的英雄形象,具有特殊的藝術魅力。該史詩在語言表達上也具有十分鮮明的民族特色,語言優美,比喻生動,常以高山、湖泊、急流、狂風、雄鷹、猛虎來象征英雄人物;作為格律詩,其押韻形式豐富,韻律和諧,便于演唱;形式上包含了柯爾克孜族的民間韻文體裁,如神話傳說、習俗歌和諺語。歌手演唱《瑪納斯》時,伴有各種曲調,或高亢豪放,或沉穩緩慢,這些曲調保存了古代柯爾克孜族民間音樂的特點,是研究柯爾克孜族音樂重要的原始材料。
?在千百年來的口耳相傳過程中,柯爾克孜族人民世世代代將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理解以及自己的精神文化遺產融入《瑪納斯》中。《瑪納斯》篇幅浩大,規模宏偉,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并無文字記載,只是靠“瑪納斯奇”(人們對演唱瑪納斯的民間歌手的稱謂)口傳心記,世代相傳。
?《瑪納斯》被視為柯爾克孜的民族魂,凝聚著柯爾克孜族的精神力量。該藝術從古老的柯爾克孜史詩與豐厚的柯爾克孜民間文學中吸取營養,包含了柯爾克孜古老的神話、傳說、習俗歌、民間敘事詩與民間諺語,集柯爾克孜民間文學之大成,具有文學、歷史、語言、民俗等多學科的價值。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瑪納斯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