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K
9763
麥西熱甫
中國維吾爾族地區的一種以歌舞為主的大型自娛自樂活動。又稱麥西來甫。
麥西熱甫源自阿拉伯語,維吾爾語意為“聚會、場所”,是古代維吾爾族先民祭祀、祈福、慶典活動的遺存和發展。不同的麥西熱甫有不同的文化功能,也有不同的區分方法,例如可以分為歌舞麥西熱甫、游戲麥西熱甫、說唱麥西熱甫,也可以按節日、農牧業生產、社交活動、民俗活動等主題分為客廳麥西熱甫、迎賓麥西熱甫和豐收麥西熱甫等。
麥西熱甫活動中最綜合的藝術形式是維吾爾木卡姆,融合了歌唱、舞蹈和娛樂形式。麥西熱甫的傳承依靠技藝精湛的表演者和熟知內涵的司儀,同時也依賴于廣大維吾爾族民眾的參與者。群眾性的自娛舞蹈是麥西熱甫最主要的內容,舞蹈動作并無統一規定,往往穿插著進行游戲或節目表演。該活動可檢驗和鍛煉人們的心智以及身體的敏捷靈活性,對身心健康大有裨益,還具備交流情感、傳遞信息的功能和意義。
麥西熱甫可以在家庭院落舉辦,也可在葡萄架下或果園草坪等室外場地開展。其參與者人數不等,少則十幾人,多則成百甚至上千。有由現場群眾推選的“依給提比西”(司儀)、巡視官、執行官、法官、執行人以及民間藝人共同參與。其觀眾和演員之間沒有區別,是該藝術的特點之一,每個人都是參與者。完整的麥西熱甫包含一系列傳統表演藝術,如戲劇、音樂、舞蹈、口頭文學、民間藝術、雜技、飲食文化和游戲。
麥西熱甫唱詞多短小,節奏歡快,舞蹈隨鼓點趨熱烈,充分反映了維吾爾族積極、向上、樂觀、幽默的天性。麥西熱甫也無時間限制,刀郎維吾爾人的麥西熱甫以“有數百人參與其中,并且經??沙掷m一整晚”而著名。201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麥西熱甫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