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K
6455
寒武紀演化動物群
這一概念由美國著名進化生物學家J.塞普科普斯基于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首幕和主幕構建了寒武紀演化動物群的基本框架,并在稍后的尾幕中達于鼎盛。主要由節肢動物(特別是三葉蟲)、環節動物(多毛類)、單板類和磷質殼腕足動物組成。除腕足類外,另三個主要類群常有一些疑難類群,即在一個或某一些產地出現,后又很快消失甚至滅絕,人們無法辨別其分類位置和系統發育關系,這些也構成了寒武紀演化動物群一系列化石庫的主要組成分子,引起世人特別是學術界的極大興趣和廣泛關注。作為整體,其多樣性在寒武紀早期有一個快速增長(表現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而在寒武紀中、晚期的大部分時間里在一個相對較高的位置保持穩定。到寒武紀-奧陶紀過渡期呈現一個快速衰退的現象,其在海洋生態系統中的統治地位逐漸被古生代海洋演化動物群取代,二者之間的演替一直到奧陶紀末才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