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K
3900
托爾特克文明
都城遺址圖拉位于今墨西哥城西北64千米處。托爾特克人最初定居在墨西哥谷地的庫爾瓦坎,9世紀來到特奧特拉爾潘谷地,在圖拉河畔的臺地上建造了新都圖拉城。圖拉所處的河谷擁有大量可耕地,并可就近獲得黏土、燧石、黑曜石等重要資源。在鼎盛時期,圖拉城的面積達到13平方千米,人口大約在6萬~8萬。手工業發達,石器、紡織和制陶等作坊集中在專門街區。其打磨的黑曜石刀具鋒利無比,制作的陶器也非常精美。
城市的主要建筑包括兩座大金字塔、一幢大宮殿和兩座球戲場,其周圍是密集的住宅區。一座五層金字塔的頂部建有羽蛇神廟。神殿已不復存在,但尚存立柱。其中四根武士像,立柱高約4.6米,呈正面直立狀,頭戴插著羽毛的圓盤狀帽子,手握投矛器等武器,胸前有蝶狀胸飾,背部有一個刻著太陽神人面的圓盤。金字塔上還有浮雕嵌板構成的兩排裝飾帶,一排雕刻的是行進的美洲豹,另一排雕刻的是鷹和羽蛇神等,多為側面像。托爾特克人建立了強大的軍隊,武士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相傳其通過征服和結盟的方式擴張勢力,并積極開拓長途貿易。其影響幾乎遍布今墨西哥全境,甚至遠達今尼加拉瓜和哥斯達黎加。圖拉城遺址中發現的陶器包括產自索科努斯科的鉛色陶、墨西哥灣沿岸地區的橙色陶,以及尼加拉瓜和哥斯達黎加的彩陶。
約1150年,圖拉城發生戰亂。城市遭到嚴重破壞,后被毀棄。關于其衰落的原因,有內部權力斗爭、外族入侵和氣候干旱等多種說法。托爾特克文明上承奧爾梅克、特奧蒂瓦坎和瑪雅諸文明,下啟阿茲特克文明,推動了中部美洲文明的發展。阿茲特克人繼承了托爾特克人的宗教信仰和文化藝術,后古典時期的瑪雅城邦奇琴伊察在建筑風格和宗教信仰方面也受到圖拉城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