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納蒂烏
在阿茲特克人的神話中,每當世界被改造時,眾神都會選擇他們中的一名成員作為太陽。世界已經先后經歷了四位太陽神,前四個時代都以災難性的毀滅告終。托納蒂烏是“第五個太陽”,也是當今世界的統治者。
關于托納蒂烏的神話存在不同版本,流傳較廣的一種版本認為,在第四個太陽紀元結束之后,眾神聚集在特奧蒂瓦坎城,討論如何制造一個新的太陽來取代被洪水摧毀的舊太陽。其中一種方法是由神明跳進明亮的篝火中,然后升上天空成為太陽。高傲的富貴之神特克西斯特卡爾和謙恭的貧賤之神納納瓦特辛都想要成為太陽。眾神舉行了儀式,但特克西斯特卡爾在火堆前遲疑了,而納納瓦特辛果斷地跳入火堆。火焰熄滅后,納納瓦特辛變成一只黑色的鷹,然后變成光芒四射的太陽托納蒂烏。但是,托納蒂烏拒絕在天空中移動,除非所有的神都向他獻祭鮮血。眾神與托納蒂烏對抗但失敗了,只能滿足托納蒂烏的要求。羽蛇神用獻祭的小刀割下其他神明的心臟,托納蒂烏對眾神的鮮血和心臟感到滿意,終于開始在天空中移動。
與太陽神誕生的神話相對應,供奉托納蒂烏的宗教儀式是活人獻祭。阿茲特克人認為,托納蒂烏在天空中的運轉產生晝夜交替、雨季和旱季的交替。為了防止世界被水淹沒或者防止人類被太陽火燒傷,必須讓托納蒂烏在天空中正常升起和落下。人們需要通過祭祀來滿足托納蒂烏,人血被認為是最珍貴和最有效的維持宇宙秩序的祭品。特別是在饑荒、干旱和戰爭等特殊時期,阿茲特克人會向托納蒂烏獻上大量的血腥犧牲。 祭品的主要來源是戰俘。為了向眾神供奉人祭,阿茲特克人制定了特殊的儀式性戰爭即“花戰”,進行戰斗訓練并從中獲取戰俘。“花戰”建立在各部落之間的契約基礎上,交戰雙方在預定日期、預定地點相遇,戰斗雙方的士兵人數相等,一旦雙方都俘獲足夠的俘虜,戰爭就會結束,這些戰俘會被獻給神明。
在藝術表現中,托納蒂烏的形象通常是紅色皮膚,頭戴鷹羽冠,手持放射狀太陽圓盤。托納蒂烏最著名的形象出現在阿茲特克日歷石上。在這塊日歷石的中心雕刻著托納蒂烏的臉,象征當前的阿茲特克世界。托納蒂烏的舌頭被雕刻成一把向外伸出的燧石或黑曜石刀,他的手被描繪成抓住人類心臟的爪子,表明需要犧牲才能讓太陽繼續在天空中運動。日歷石周圍的符號代表過去四個時代的歷法。這塊石頭目前收藏在墨西哥城國家人類學博物館。 在16世紀西班牙征服時期,西班牙探險家和征服者P.阿爾瓦拉多因其紅色的頭發和胡須、高大的身材以及他對待當地人的暴力、殘忍的手段,被阿茲特克人稱為托納蒂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