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K
8871
債役雇農制
起初,大莊園的勞動力主要由委托監護制和勞役分派制提供,但是這些勞動力都是短期或季節性的,穩定性較差。為獲取穩定和長期的勞動力,莊園主開始在自由雇工的名義下廣泛推行債役雇農制。通常莊園主通過預付工資、租賃或賒購土地、代繳人頭稅等方式,使在莊園上工作的印第安人或混血種人陷入債務,成為以勞動抵償債務的契約雇農,后由于這些契約雇農很難還清債務,不得不在莊園內長期服役,淪為債役雇農。債務世代繼承,許多印第安人或混血種人世代成為債役雇農或債奴。
作為大莊園的主要勞動力供給形式,債役雇農制曾廣泛存在于新西班牙和南美洲印第安人較多地區,如墨西哥、危地馬拉、厄瓜多爾、玻利維亞與秘魯等國家。就債役雇農負擔的債務和所受的奴役水平來看,不同時期和不同地區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如新西班牙北部地區,因人口稀少、勞動環境惡劣等因素,債務雇農制比較普遍,負擔的債務也較重;中部地區自由勞工較多,債務水平并不高,債役雇農的流動性較好,債役雇農制的重要性并不突出;南部地區部分莊園的債務雖高,但限制流動性的跡象并不明顯。19世紀前半期墨西哥獨立之后,債役雇農制有減弱的趨勢。19世紀后半期,債役雇農制得到加強。1910年墨西哥革命爆發后,債役雇農制從法律上被廢除。后通過卡德納斯土地改革,這一制度被廢止。 在美國,類似的制度也曾存在。美國內戰之后,被宣布為非法。但是南部諸州依舊施行,后逐漸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