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背紙幣運動
綠背紙幣是美國內戰期間聯邦政府為籌集資金發行的總額為4.5億美元的紙幣,因其背面為綠色而得名。其正式名稱為“合眾國鈔票”。由于這種貨幣沒有黃金支撐,所以不斷貶值。1865年的每元綠背紙幣的實際價值只等于35美分金幣。美國內戰后,農業機械化、專業化和商品化的發展,促使農產品價格不斷下跌。壟斷資本通過銀行信貸,操縱鐵路運輸、生產資料和市場價格等方式,使西部農場主債臺高筑,許多人最后失去農場所有權,成為農業雇傭工人。1873~1878年經濟危機,使西部農場主的處境雪上加霜。
1874年11月25日,紐約、康涅狄格、新澤西、密歇根、肯塔基等7個州的代表在印第安納波利斯集會,決定成立新政黨,集會以解決貨幣問題為焦點,標志著綠背紙幣運動興起。運動主要集中于美國中西部,在東北部也有很大影響。1875年1月4日,國會通過《恢復硬幣支付法》,規定從1879年1月1日開始以硬幣發行量的80%陸續收回綠背紙幣,直至將綠背紙幣的流通量減至3億美元;至1878年,美元同黃金價值掛鉤,全部紙幣均可兌換硬幣。這意味著美國開始實行金本位制。硬幣政策有助于金融市場的穩定,但這項立法使貨幣升值和緊縮,西部農場主處境更加艱難,債務陡增。1875年3月,在克利夫蘭會議上,成立“獨立黨”,提出以金融改革為核心的政治綱領,要求以綠背紙幣償付國債,廢除1875年《恢復硬幣支付法》。因“獨立黨”的核心要求圍繞綠背紙幣,所以,它被俗稱為“綠背紙幣黨”。1876年,獨立黨推選紐約州的P.庫珀(1791~1883)為候選人,參加總統競選。其競選綱領提出廢除硬幣法、增發紙幣等4項要求。庫珀獲得選票8萬余張,僅占全國選票的不足1%。1878年2月,工人運動與農場主運動短暫聯合,在托萊多召開“工人及貨幣改革者全國代表大會”,成立“綠背勞工黨”,提出累進所得稅、貨幣改革、建立勞工統計局等主張。在1878年國會中期選舉中,綠背勞工黨獲得106萬張選票,14名代表當選國會眾議員。1878年之后,隨著大宗農產品價格回升以及工人和農場主根本訴求的分歧,綠背紙幣運動走向衰落。在1880年和1884年大選中,該黨候選人分別只獲得30萬張和20萬張選票。1889年,該黨解散。
綠背紙幣運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880年其黨綱中提出的許多進步政治主張,如管理州際貿易、征收累進所得稅、8小時工作制、制定工廠安全標準法、禁止使用童工和囚犯勞工、支持婦女選舉權等,被平民黨和民主黨吸收,在20世紀初葉的進步主義運動時期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