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巴特勒·葉芝(“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的領袖)
摘要:威廉·巴特勒·葉芝(1865年6月13日~1939年1月28日),亦譯“葉慈”“耶茨”,愛爾蘭詩人、劇作家和散文家,著名的神秘主義者,是“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的領袖,也是艾比劇院(Abbey Theatre)的創建者之一。葉芝的詩受浪漫主義、唯美主義、神秘主義、象征主義和玄學詩的影響,演變出其獨特的風格。葉芝的藝術代表著英語詩從傳統到現代過渡的縮影。葉芝早年的創作具有浪漫主義的華麗風格,善于營造夢... [閱讀全文]
摘要:威廉·巴特勒·葉芝(1865年6月13日~1939年1月28日),亦譯“葉慈”“耶茨”,愛爾蘭詩人、劇作家和散文家,著名的神秘主義者,是“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的領袖,也是艾比劇院(Abbey Theatre)的創建者之一。葉芝的詩受浪漫主義、唯美主義、神秘主義、象征主義和玄學詩的影響,演變出其獨特的風格。葉芝的藝術代表著英語詩從傳統到現代過渡的縮影。葉芝早年的創作具有浪漫主義的華麗風格,善于營造夢... [閱讀全文]
摘要:胡安·拉蒙·希梅內斯(Juan Ramón Jiménez,1881年11月23日~1958年5月29日),西班牙詩人、散文家。1881年11月23日,胡安·拉蒙·希梅內斯生于西班牙烏埃瓦省的莫格爾。曾進入塞維利亞大學學習法律。1900年開始發表詩歌,1936年因西班牙內戰爆發流亡國外,輾轉遷居波多黎各。其主要作品有《遙遠的花園》、《悲情詠嘆調》、《一個新婚詩人的日記》和《三個世界的西班牙人》等,... [閱讀全文]
摘要:莫里斯·梅特林克(1862—1949年),比利時劇作家、詩人、散文家。1911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象征派戲劇的代表作家,先后寫了《青鳥》《盲人》《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蒙娜·凡娜》等多部劇本。早期作品充滿悲觀頹廢的色彩,宣揚死亡和命運的無常,后期作品研究人生和生命的奧秘,思索道德的價值,取得很大成功。莫里斯·梅特林克被譽為“比利時的莎士比亞”。梅特林克的劇本充滿詩意,被稱之為詩劇。1889年,... [閱讀全文]
摘要: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aw Mi?osz,1911年6月30日~2004年8月14日),美籍波蘭詩人、散文家、文學史家。1911年6月30日,切斯瓦夫·米沃什生于立陶宛維爾諾。曾參加左派抵抗組織,從事反法西斯活動。后任波蘭駐美國、法國外交官。1951年向法國申請政治避難,1970年加入美國國籍。1980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主要作品有《被禁錮的頭腦》《伊斯河谷》《個人的義務》《務爾羅的土地》等。... [閱讀全文]
摘要: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1940年5月24日~1996年1月28日),俄羅斯猶太裔美國詩人,散文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1940年5月24日,布羅茨基生于蘇聯列寧格勒,1955年開始創作詩歌,1972年被剝奪蘇聯國籍,驅逐出境,后移居美國,曾任密歇根大學駐校詩人,后在其他大學任訪問教授,1977年加入美國籍,198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主要著作有詩集《詩選》《言論之一部分... [閱讀全文]
摘要:奧克塔維奧·帕斯(Octavio Paz,1914.3.31~1998.4.19),墨西哥詩人、散文家。生于墨西哥城。帕斯的創作融合了拉美本土文化及西班牙語系的文學傳統,繼承歐洲現代主義的形而上追索以及用語言創造自由境界的信念。1990年由于“他的作品充滿激情,視野開闊,滲透著感悟的智慧并體現了完美的人道主義”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人物生平奧克塔維奧·帕斯1914年生于墨西哥城。父親是記者、律師,曾...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