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蠱之禍
巫蠱是古代盛行的一種巫術。當時人認為:巫師用桐木制作象征自己仇敵的木偶,然后將其作為施術對象埋于地下,通過施法詛咒,便可以達到傷害仇敵的目的。漢武帝一生迷信方士鬼神,導致京城中不乏方士女巫,博取榮華和好處。漢武帝對后宮中的巫蠱行為非常忌諱,嚴加禁絕,但依然擋不住一些女巫秘密往來宮中。元光五年(前130),女子楚服等因替陳皇后施行巫蠱之事,被定為大逆不道之罪,楚服本人被梟首于市,由此受株連而死者300余人,而陳皇后被廢,罷退長門宮。
陳皇后被廢后兩年,衛子夫被立為皇后。元朔元年(前128)衛子夫生男劉據。元狩元年(前122)四月,劉據被冊立為太子。劉據出生之后,漢武帝先后又添五子,分別為昌邑王髆、齊懷王閎、燕刺王旦、廣陵王胥、少子弗陵。昌邑王髆母親為李夫人;少子劉弗陵生于太始三年(前94),母親為鉤弋趙夫人。
漢武帝晚年,統治集團內部矛盾重重。漢武帝本人年老多疑,總懷疑有人在暗中施“巫蠱”之術,陷害自己。征和二年(前91),丞相公孫賀之子公孫敬聲被人告發為巫蠱詛咒武帝,并與陽石公主通奸,公孫賀父子下獄死,諸邑公主與陽石公主、衛青之子長平侯衛伉皆坐誅。武帝寵臣江充奉命查巫蠱案,用酷刑和栽贓迫使人認罪,大臣百姓驚恐之下胡亂指認他人犯罪,數萬人因此而死。
隨著衛皇后的年老色衰,衛氏外戚集團中的重要人物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等人先后離世,衛太子勢力受到削弱和沖擊。深受漢武帝信任、曾擔任繡衣直指使的江充素與太子不和,遂趁機陷害太子,于是上書說武帝生病,是因宮中有人在施“巫蠱”之術。武帝以江充為使者,授意將這件事查個水落石出;同時派案道侯韓說、御史章贛、黃門蘇文等去幫助江充。在漢武帝的支持下,江充等遍掘后宮,最后在太子宮中掘得桐木偶人。此時,漢武帝居住在甘泉宮養病,深居簡出,太子劉據無法向武帝稟明真相。惶恐之下,問計于師傅石德。石德說:“太子難道不記得秦朝扶蘇的事嗎?”太子無奈之下,征得母后衛子夫同意,假傳圣旨,調兵與江充等人展開激戰,殺死了江充,長安城一片混亂。御史章贛、黃門蘇文乘亂逃回甘泉宮,向武帝報告太子與衛皇后造反了。武帝初不相信,派使者赴長安召太子,可使者不敢入長安,謊報說太子確已造反。武帝不明真相,派丞相劉屈氂率大軍討伐太子,雙方混戰五日,死者數萬,最終太子兵敗逃離京城。武帝開始清算太子勢力,派人收回了衛子夫的皇后璽綬,衛子夫自盡身亡;并發大兵抓捕太子,太子最終于泉鳩里被追捕者發現而自殺身亡。
太子劉據三男一女相繼遇害。衛氏悉滅。壺關三老和田千秋等人上書訟太子冤,終于清醒過來的武帝夷江充三族,燒死蘇文。又修建“思子宮”,于太子被害之處作“歸來望思之臺”,以志哀思。 巫蠱之禍牽連者達數十萬人,它不僅影響了武帝晚年的統治,而且深深波及昭宣兩朝的政局變動。戾太子冤死為漢廷以后的統治埋下了隱患,即武帝猝崩之際不得不匆忙移璽幼子,這一舉措既為霍光專擅朝政創造了良機,也為諸皇子爭奪皇位提供了可能,當然也為宣帝即位后昭雪祖父戾太子冤獄、加強皇權和最終鏟除霍氏勢力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