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K
6312
蕭規曹隨
蕭何和曹參是劉邦建漢時的重要功臣,為大漢王朝的創建立下了赫赫戰功。西漢建立后,蕭何擔任相國,冊封酂侯,名列功臣第一,曹參名列功臣。蕭何擔任丞相期間,采摭秦朝六法,制定實施《九章律》。主張無為而治,采用黃老之術,民間得以逐漸復蘇。曹參出任齊國丞相,在齊國9年時間,用黃老之術治理齊國,齊國大治。 蕭何死后,曹參接替蕭何擔任相國,采取“無為而治”的策略,所有的事務遵循舊制,舉事無所變更,完全遵守蕭何制定的規約。盡量減少干預屬下事務,盡量不擾民;選拔郡和封國的官吏以“厚重長者”為標準。
曹參在朝廷任丞相三年,極力主張清靜無為而不擾民,遵照蕭何制定的法規治理國家,使西漢政治穩定、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日漸提高,“天下具稱其美”。他死后,百姓們編了一首歌謠稱頌他說:“蕭何為法,顜若畫一;載其清凈,民以寧一。” “蕭規曹隨”一詞最早出于漢哀帝時期揚雄撰寫的《解嘲》賦,《漢書·揚雄傳》收錄全文,其辭曰:“夫蕭規曹隨,留侯畫策,陳平出奇,功若泰山,響若坻隤。”“蕭規”是指西漢初年的相國蕭何所制定的一系列合乎漢初實際的政策、法規以及制度;“曹隨”是指蕭何的繼任者曹參實事求是,沿用了其前任蕭何所制定的規制,從而維護了西漢統治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使漢初社會得以長期穩定發展,為后來的“文景之治”和“漢武盛世”奠定了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