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泰奶酪
產于法國弗朗什—孔泰大區、汝拉省、杜省、安省、索恩—盧瓦爾省和上薩瓦省。呈大圓柱體,直徑約55~75厘米,重量約32~45千克。一個孔泰奶酪約需要500升生牛奶才能制成,約為30頭奶牛的總奶源。?
法國東部弗朗什—孔泰大區原為其主要產區,1958年獲得法國原產地控制命名標志(AOC)保護。這個標志確保生產方嚴格遵守一系列的傳統生產方法和準則。標準變得越來越嚴格和嚴謹,其品質越來越能夠得到保證。它的生產區后來延伸至汝拉省、杜省和安省東部,索恩—盧瓦爾省和上薩瓦省各市。 中世紀寒冷而漫長的冬天迫使人們集體性地思考他們的生計,首當其沖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把夏天存余的牛奶保存起來以方便冬天食用,于是便產生了制作這種大型的、干的、硬質奶酪的理念。通常生產一個大圓柱體形的奶酪需要幾個部落的所有奶源,于是便產生了奶農聯盟,以保證原材料充足。
奶農們建立合作制度以求利潤,這種制度在當地被稱為“干酪制作工廠”。 大型奶酪是在12~13世紀的干酪制作工廠生產出來的。從1264年起,大型奶酪的生產地就聚集在代塞爾維萊爾和勒維耶市;它一開始被稱為“vacherin”,意思是以牛奶制作而成的奶酪,以區別于當地另一種奶酪“chevrotin”(意思是以羊奶制作而成的奶酪)。1380年,大型奶酪實現了規?;a,這更加體現了干酪制作工廠和奶農們的合作制度的重要性。?
十九世紀,鐵路的出現使長距離銷售奶酪成為可能。與此同時,小麥價格下跌。這兩個條件有利于草場的蓬勃發展。十九世紀末,近1800家干酪制作工廠(fruitière)生產水果和孔泰格魯耶爾奶酪(gruyère de Comté)。也是在這個時期,大型奶酪的生產迎來了偉大變革。干酪制作工廠變得現代化,生產工具變得更強大。投資產生了合并和重組。到1914年,干酪制作工廠已有500家。二十世紀期間,現代化生產和整合持續進行。至2005年,當地只有干酪制作工廠175家,農民合作社138家,工業工廠37家。 孔泰奶酪做成后要在冷藏窖室進行漫長的醞釀。生產者細心呵護,經常用鹽水洗滌、擦拭,并翻轉它。其成熟至少需4個月,但通常是8~10個月或18~24個月,有些更可達到36個月或41個月。發酵成熟期越久,奶酪的味道就越濃郁。為了控制孔泰奶酪的成熟程度,生產者需要小心地監測。他們通常用一個小錘子敲打奶酪,由奶酪發出的聲音判斷成熟的階段。為了控制老化,生產者使用中空探針取樣,評估奶酪的顏色、香味和味道。在此之后,他們才估計該奶酪所需要的成熟時間。這個監控至關重要,因為在熟化開始之后,每個奶酪所需要的成熟時間都不一樣,難以預先確定。 孔泰奶酪富含磷、鈣、鉀和蛋白質。最佳品嘗周期從每年的七月持續到九月。因為冬季的牛奶干而味道強,因此制成的奶酪味道更佳豐富,越嚼越有味。而春天的牛奶有豐富的果味,味道更肥厚。這一切取決于牛奶的草源。再者,每家干酪制作工廠生產的孔泰奶酪的味道都是獨特的,因為土壤、氣候、草原都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