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創建時間:2024-07-19 11:29
瀏覽:18.6K
摘要:鹿瞪羚(學名:Gazella dorcas):是偶蹄目、牛科、瞪羚屬的食草動物。體長90-110厘米,肩高55-65厘米,尾長15-20厘米;體重15-20千克。是第二小的瞪羚物種。雌雄都有角,但雌性的角較小且并后彎,雄性的角較大,其角先往后彎,再往前彎。生活于北非的亞種的毛色通常為淺黃褐色,腹部為白色,在腹部與身體側部的交界處會有一條沙色的條紋。頭部的毛色比身體其他部分的顏色更深。生活于撒哈拉北部的亞種毛色會較深,其臉上有條紋。在以色列和紅海的亞種毛色則為紅褐色。 [閱讀全文]
創建時間:2024-07-19 11:25
瀏覽:16.4K
摘要:居氏瞪羚(學名:Gazella cuvieri):是偶蹄目、牛科、瞪羚屬的一種動物。體長95-115厘米,體重15-35千克。雄性和雌性都有角。是皮毛顏色最深的羚羊。上體自頭部、背部和腿部為深褐色,臀部和腹部呈白色,具有瞪羚的典型特征是臉部呈條紋狀,臉部有黑色條紋,從巨大的耳朵一直延伸到鼻子。一條黑線從眼睛的內角一直延伸到嘴角,在頂部以較寬的發白條紋為邊界。鼻梁上有一個明顯的黑點。尾巴很細,全黑。 [閱讀全文]
創建時間:2024-07-19 11:20
瀏覽:12.1K
摘要:印度瞪羚(學名:Gazella bennetti):是偶蹄目、牛科、瞪羚屬的動物。體長0.9-1.2米,身高0.6-0.8米。體重20-25千克。雌性的體重比雄性輕,身高矮10厘米。顱骨相當短而扁平,有一個細長的前頜骨,輕微彎曲。夏天毛色為淺黃色,很光滑。在冬天毛色變淺。軀干的白色腹側有明顯的棕色帶。在夏天,皮毛為深棕色。臉上有一條深栗色的條文。雄性和雌性都有角,最長的角有39厘米。雌性的角相對較短。 [閱讀全文]
創建時間:2024-07-19 11:16
瀏覽:5.3K
摘要:厄立特里亞美羚(學名:Eudorcas albonotata):是偶蹄目、牛科、美羚屬的一種小羚羊。頭體長80-120厘米,肩高約67厘米,體重15-3千克。背部呈淡紅色。在兩側有一條寬的淺黃色條紋,在其下方有一條輪廓分明的黑色條紋和另一條淡紅色的黃褐色條紋,將下體的黑白色分開。臀部周圍沒有帶紋。尾巴長15-27厘米,黑色,有一簇黑色絨毛。眼睛周圍有兩個白色的大環;前額偏紅,耳朵長而色淺。兩性都有粗大的角,彎曲成一個輕微的“S”形。角長15-35厘米,雌性角要細得多。腿細長,外側呈紅褐色,內側呈白色。 [閱讀全文]
創建時間:2024-07-19 10:56
瀏覽:9.9K
摘要:湯氏瞪羚,學名:Eudorcas thomsonii (Günther, 1884),牛科瞪羚屬的一種動物。體重15-30千克,是小型瞪羚。身體腹部和腿部為白色,背部和其余的地方為黃褐色至紅褐色。在腹側有黑色條紋橫向劃分出背部與腹部的分界線。臀部白色,尾巴黑色。臉頰上有紅褐色的皮毛和黑色與白色條紋。雄性和雌性都有角,雄性的角尖端彎曲,有螺紋;雌性的角較小。 [閱讀全文]
創建時間:2024-07-19 10:53
瀏覽:18.2K
摘要:赤額瞪羚(學名:Eudorcas rufifrons):是偶蹄目、牛科、瞪羚屬下的一個物種。雌雄體型相似。頭體長90-110厘米,肩高65-70厘米,尾長20-30厘米;成體重25-30千克。兩性均有犄角,可長達15-40厘米。臉頰的紅色中心有一對白色條紋,從眼睛一直延伸到嘴角,下面有一條黑色條紋。被毛一般是紅褐色,除了下側和臀部是白色。從肘部到膝關節(后腿)有一條典型的窄黑色條紋,寬度達2-4厘米。尾巴有一簇黑色的毛。 [閱讀全文]
創建時間:2024-07-19 10:49
瀏覽:22.4K
摘要:蒙加拉美羚(學名:Eudorcas albonotata):是偶蹄目、牛科、美羚屬的一種中型羚羊。兩性異形。每只眼睛周圍都有一個白色的環。臉頰之間的區域是淺黃色至黑色。被毛棕色,前額、下腹部和臀部白色。體側各有一條明亮的寬條紋,下面還有一條微弱的紅褐色的條紋。膝蓋簇絨相當大。整個短尾巴都有毛發。兩性都有角,雌性的角只有雄性的一半,雄性的角有明顯的環。 [閱讀全文]
創建時間:2024-07-18 15:40
瀏覽:10.6K
摘要:大耳羚(學名:Dorcatragus megalotis):是偶蹄目、牛科、大耳羚屬中唯一物種。體長80-86厘米,肩高50-60厘米,尾長6-7.5厘米,體重9-11.5千克。該物種存在性二態性,雌性往往比雄性更大且更重。僅有雄性長角,角長9-13厘米。上體皮毛紅灰色,下體白色。有一道深色條紋從肘部到后腿沿體側延伸,將兩種主要顏色清楚地分開。腿很長很細,呈淡黃褐色。 [閱讀全文]
創建時間:2024-07-18 15:36
瀏覽:15.3K
摘要:印度羚(Antilope cervicapra):是哺乳綱、 偶蹄目、牛科、印度羚的動物。雄性大于雌性。頭體長約為120厘米,肩高約73.7-83.8厘米。體重31-45千克。上體為深棕色或黑色,下體為白色;雄性遍體青黑,雌性的體色則清淡得多,形態相差懸殊,但是都長著犄角和白眼圈。雌體和雄體相差較大,雌體為黃褐色,樣子很像高角羚,無角且體型較小;長度45-65厘米,身體大部分為黑棕色,眼眶、腹部、小腿、頸的下部和喉嚨部分為白色。 [閱讀全文]
創建時間:2024-07-18 15:33
瀏覽:11.9K
摘要:跳羚是哺乳綱、偶蹄目、牛科哺乳動物,屬于中型的羚羊。四肢細長;背面毛色黃褐,臀部及其背面、腹部、四肢內側均為白色,在身體兩側背腹之間 有一紅褐色條帶;背部中央有1條縱向的由皮膚下凹而形成的褶皺,褶皺內的毛為白色。雌雄均具角,黑色上具環棱。跳羚擅長跳躍,在受驚或嘻戲時,常常可以跳到3-3.5米的高度,并可連續跳躍五六次,其因此得名。 [閱讀全文]
創建時間:2024-07-18 15:26
瀏覽:36K
摘要:沙羚(學名:Ammodorcas clarkei):是哺乳綱、牛科、沙羚屬唯一的物種。別名克拉克瞪羚。是一種中型羚羊。體長152-168厘米,體重22-35千克。該物種具有一個楔形的小而扁平的頭,大眼睛和中等大小的耳朵。嘴很小,上唇稍拉長。身體很瘦,腿和脖子又長又瘦。存在性二態性,雄性比雌性重,只有雄性長有彎曲的角,長10-25厘米。具有柔軟而光滑的皮毛,皮毛顏色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上體呈淡黃色至淺灰色,腹側、臀部和腿內側完全為白色。 [閱讀全文]
創建時間:2024-07-18 15:22
瀏覽:9K
摘要:班韋烏盧湖牛羚(學名:Damaliscus superstes):是哺乳綱、牛科、轉角牛羚屬的食草動物。肩高1.2米,體重125–140千克。曾經是轉角牛羚的亞種一,但與轉角牛羚的其他亞種差別較大。它們的皮毛顏色較深,是深棕色。顱骨更寬,角更長而更結實。大腿和肩膀上的黑斑不太明顯,體表的黑斑更加寬廣,并且不清晰。 [閱讀全文]
創建時間:2024-07-18 15:19
瀏覽:26.6K
摘要:白紋牛羚(學名:Damaliscus pygargus):哺乳綱、牛科、轉角牛羚屬的一種羚羊。頭體長140-160厘米;尾長30-45厘米;肩高73-94厘米;體重55-80千克。角形似豎琴,呈環繞狀,可達50厘米以上。雄性較大。體色為巧克力褐色,下腹部為白色,前額到鼻間有一道白色條紋。尾部還有一塊白色的色斑。 [閱讀全文]
創建時間:2024-07-18 15:15
瀏覽:15.8K
摘要:轉角牛羚(學名:Damaliscus lunatus ):是哺乳綱、牛科的一種食草動物。頭體長150-205厘米;雄性肩高104-126厘米,雌性肩高105-118厘米;尾長40-60厘米;體重量75-160千克。雌雄都有角。體背及上體覆蓋有一層短而有光澤的皮毛,一般都是銹紅色或棕褐色,黑色的腳部及胸部,胸部及下體有紫色斑點。 [閱讀全文]
創建時間:2024-07-18 15:11
瀏覽:26.8K
摘要:斑紋角馬是牛科角馬屬的食草動物。體重140-290千克,體長170-240厘米,身體健壯,四肢細長,頭大吻長,角像牛角,肩部比臀部高。大多為銀灰色,身體兩側有深色縱紋,鬃毛、尾和面部黑色,頰部白色,頦部和喉部有深色的毛,幼角馬出生時呈黃紅色,后漸趨向于成年角馬的毛色。雌雄都有角,伸向外側,末端向上彎曲。 斑紋角馬體型及頸部的鬃毛和馬類似,而角馬頸的形狀和角的形狀卻和牛相似。所以,被叫“角馬、長牛角的馬”。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