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遵(三國時期蜀漢大臣)
摘要:張遵(?-263年),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三國時期蜀漢大臣,車騎將軍張飛之孫,張苞之子,侍中、尚書仆射張紹之侄。景耀六年(263年),魏國大將鄧艾偷襲蜀國。張遵跟隨衛將軍諸葛瞻防守綿竹。諸葛瞻父子交戰陣亡后,張遵率軍突入敵營,力戰而死。人物生平張遷洪凝遵,張飛之孫、張苞之子,官至尚婚危書,隨同諸葛瞻與鄧棄朵講艾在綿竹交戰,戰死。人物評價毛宗崗:傅僉可以愧蔣舒,三人又鉆櫻求膠可以愧馬邈。家族成員祖... [閱讀全文]
摘要:張遵(?-263年),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三國時期蜀漢大臣,車騎將軍張飛之孫,張苞之子,侍中、尚書仆射張紹之侄。景耀六年(263年),魏國大將鄧艾偷襲蜀國。張遵跟隨衛將軍諸葛瞻防守綿竹。諸葛瞻父子交戰陣亡后,張遵率軍突入敵營,力戰而死。人物生平張遷洪凝遵,張飛之孫、張苞之子,官至尚婚危書,隨同諸葛瞻與鄧棄朵講艾在綿竹交戰,戰死。人物評價毛宗崗:傅僉可以愧蔣舒,三人又鉆櫻求膠可以愧馬邈。家族成員祖... [閱讀全文]
摘要:婁子伯,京兆人,隱居終南山,道號"夢梅居士",于三國演義第59回登場。婁子伯于曹操征討馬超之際拜訪曹操,曹操以客禮待之。婁子伯教給曹操澆水結冰筑城之法,使得曹軍筑起土城,婁子伯不受賞賜,隨后告辭。原著描寫時當九月盡,天氣暴冷,彤云密布,連日不開。曹操在寨中納悶。忽人報曰:"有一老人來見丞相,欲陳說方略。"操請入。見其人鶴骨松姿,形貌蒼古。問之,乃京兆人也,隱居終南山,姓婁,名子伯,道號"夢梅居士"... [閱讀全文]
摘要:楊齡,三國演義中劉備攻取荊南四郡時與劉備軍交戰的武將。劉備派遣關羽攻打長沙時,楊齡自告奮勇與關羽交鋒,戰不三合,被斬。個人資料性別 男官至 管軍校尉,統領長沙青年近衛軍.為長沙郡精銳部隊.相關人物 韓玄 關羽曾效力過的勢力 劉表、劉琮小說《三國演義》中虛構人物簡明演義傳記五十三回,卻說長沙太守韓玄,平生性急,輕于殺戮,眾皆惡之。是時聽知云長軍到,便喚老將黃忠商議。忠曰:"不須主... [閱讀全文]
摘要:衛臻,字公振,陳留襄邑(今河南睢縣)人,因其父衛茲隨曹操戰死而受到曹操器重,初為黃門侍郎,轉任丞相府戶曹掾,加封關內侯。魏文帝繼位之后,晉封安國亭侯,任尚書、侍中、吏部尚書。魏明帝時,出任尚書右仆射,晉封康鄉侯。抗擊諸葛亮期間出任征南將軍。后來歷任光祿大夫、司空、司徒、晉封長垣侯。衛臻死后追封太尉,謚號敬侯。人物生平早年經歷衛臻的父親衛茲,節操高尚,曾拒絕三公的征召。曹操初次到陳留,衛茲就說:"平... [閱讀全文]
摘要:張節,《三國演義》中的人物,不見于正史記載。出現于演義第一百十九回。魏臣,黃門侍郎。人物簡介張節,《三國演義》中的人物,不見于正史記載。出現于第一百十九回"假投降巧計成虛話,再受禪依樣畫葫蘆"。強烈反對司馬炎逼迫魏帝曹奐禪讓,大罵"欲行此事,是篡國之賊也!",因此惹得司馬炎大怒,令手下士兵將其亂棍打死。演義記載傍有黃門侍郎張節大喝曰:"晉王之言差矣!昔日魏武祖皇帝,東蕩西除,南征北討,非容易得此天... [閱讀全文]
摘要:柴玉 ,善于鑄造樂器,因與音樂家杜夔觀點不合,被曹操貶為養馬士。資料柴玉,生卒年不詳,籍貫不詳。東漢末年著名工匠,活躍于三國時魏國前期。柴玉巧有才智,形器之中,多所造作,為當時貴族所器重喜愛。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荊州,劉表之子劉琮投降,東漢末年著名音樂家杜夔也因此歸屬曹操。曹操任命杜夔為軍謀祭酒,參太樂事,因令創制雅樂。于是杜夔讓柴玉鑄銅鐘,但柴玉所鑄造的銅鐘聲音清濁大多不合要求,... [閱讀全文]
摘要:賈華是《三國演義》中的虛構人物,吳國大帝孫權配下護衛將領,不見正史記載。角色經歷小說中其身份為孫權的部將,出場于第五十三回。使一桿方天畫戟,曾于孫權初次攻合肥時與宋謙共同護衛孫權。此后吳國太與劉備在甘露寺相見,孫權令賈華(京劇甘露寺作賈化)領三百刀斧手欲害劉備,然此計未獲成功。出處《三國演義》:吳主權親引軍敵曹公將張遼。華與宋謙二將使方天畫戟,兩邊護衛。曹公將樂進刺斜里徑取權,華、謙急將畫戟遮架。... [閱讀全文]
摘要:湖北省當陽境內有一座山,名叫玉泉山。東漢建安末年,山上住著一個老和尚,法名普凈,普凈原來是汜水關鎮國寺方丈 ,后因云游天下,來到此處,風這地方山明水秀,就于山中結草為庵,每天坐禪參道,身邊只有一個小和尚,外出化一些齋飯,供養師父。幫助關公在關羽過關斬將的過程中,還遇到幾個人,甚至還得到某些人的幫助。在第三關"汜水關"時,正是由于鎮國寺的僧人普凈提醒,關羽才揭穿了卞喜的陰謀,并殺死了卞喜。傳說且說關... [閱讀全文]
摘要:張富,三國時期人物。西漢留侯張良的十一世孫、道教創立者張道陵的曾孫、東漢末割據漢中的閬中侯張魯長子。張魯卒,張富嗣位。史料記載[元]趙道一編、殷誠安點校《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之十九·張滋傳張滋[《漢書》名富],字元微,系師長子也。辟丞相掾給事,黃門侍郎,歷漢中太守,封昌亭侯。久之,得道,尸解而去。四弟:曰永、曰盛、曰溢、曰巨。永,字齡宗,歷奉車都尉議郎,封樓亭侯,得道尸解。盛,字元宗,歷奉車都尉散... [閱讀全文]
摘要:郭修,一稱郭修 (?-253年),字孝先(一名郭修,《三國志·后主傳》及《費祎傳》中載為郭循),涼州西平人。三國時代曹魏官員,官至中郎將(可能為偽稱。曹芳詔稱郭修為"故中郎",裴松之則指郭修只是"西州之男子耳")。被蜀漢衛將軍姜維俘虜后降蜀漢,后來暗殺蜀漢大將軍費祎。人物簡介據裴松之注《三國志》引孫盛《魏氏春秋》記載,郭修一向有功績德行,著名于西州。在一次對蜀漢戰事中被姜維所俘,降蜀漢后受劉禪封為... [閱讀全文]
摘要:鄧龍,江夏太守黃祖部將。據《三國志》記載,公元206年(建安十一年),周瑜率孫瑜等討伐麻、保二屯,斬其首領,俘萬余人。江夏太守黃祖遣部將鄧龍率數千人進攻柴桑,周瑜率軍反擊,俘虜了鄧龍。《三國演義》中,在孫權進攻黃祖時,鄧龍與陳就一同擔任軍中先鋒,并率領水軍軍艦與東吳交戰。不料不久就被剛剛投降吳軍的、立功心切的副將甘寧斬殺。人物生平鄧龍屬于漢末三國前期荊州勢力范圍中劉表部的黃祖麾下將領。公元206年... [閱讀全文]
摘要:鄧義 ,一名鄧羲 ,或字子孝(即與許靖、王朗所言 之鄧子孝 為同一人,若如此按取字法,義與孝相對,均指人之品德,則其名當為義,羲為誤記)。章陵(治今河南南陽西南)人 。東漢末年荊州牧劉表部下、名士 ,任治中從事之職。后投靠曹操擔任侍中。正史事跡早年投靠劉表,被任命為治中從事。當劉表與袁紹聯結時鄧義勸阻,被劉表以"此天下之達義"為由拒絕聽從建議,鄧義一氣之下以自身有疾病的緣由棄官不仕 ,后... [閱讀全文]
摘要:孔秀,是小說《三國演義》的人物,曹操置東嶺關守將。小說中,關羽千里走單騎前往尋找義兄劉備,經過東嶺關,被孔秀阻攔。孔秀出言不遜,激怒關羽,被關羽斬于馬下。原著描寫(關羽)前至一關,名東嶺關。把關將姓孔,名秀,引五百軍兵在嶺上把守。當日關公押車仗上嶺,軍士報知孔秀,秀出關來迎。關公下馬,與孔秀施禮。秀曰:"將軍何往?"公曰:"某辭丞相,特往河北尋兄。"秀曰:"河北袁紹,正是丞相對頭。將軍此去,必有丞... [閱讀全文]
摘要:赫爾曼·約瑟夫·穆勒(Hermann Joseph Muller,1890—1967年)于1890年12月21日出生在美國紐約,祖籍德國,祖父于1848年革命后來到美國。父親雖受過法律教育,但一直從事家傳的青銅工藝制作。母親是法國人,典型的賢妻良母。穆勒從小喜歡收集昆蟲和小動物,常隨父親野外郊游和到自然歷史博物館參觀,對生物進化和自然科學產生濃厚興趣。人物生平不幸的是,他9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小學畢... [閱讀全文]
摘要:貝爾納多·阿爾韋托·奧賽,1887年4月10日出生于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14歲進入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藥學部,1904年畢業,在該大學作助教,1911年獲醫學博士學位。1910年任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獸醫部生理學教授,同時兼任醫院醫生。1913年為阿貝亞醫院主任醫師。1915年至1919年任國立微生物研究所衛生學部長。生平1919年回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醫學部任生理學教授,兼任生理研究所所長。194...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