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國學典藏)
摘要:《老子》又稱《道德經》,是道家學派的開山作,也是中國古典思想的基本經典之一。本書歷來受到重視,在傳統時代某些時候甚至超過六經。進入現代,本書成為哲學研究的熱點,更進入世界經典系列,為其他文化所了解。短短五千言的《老子》,濃縮了中國人深層的經驗和智慧,是我們了解自己的一個通道。此次整理,收入了漢河上公的《老子河上公章句》、漢嚴遵的《老子指歸》和三國魏王弼的《老子注》。(漢)河上公注,(三國)王弼注,... [閱讀全文]
摘要:《老子》又稱《道德經》,是道家學派的開山作,也是中國古典思想的基本經典之一。本書歷來受到重視,在傳統時代某些時候甚至超過六經。進入現代,本書成為哲學研究的熱點,更進入世界經典系列,為其他文化所了解。短短五千言的《老子》,濃縮了中國人深層的經驗和智慧,是我們了解自己的一個通道。此次整理,收入了漢河上公的《老子河上公章句》、漢嚴遵的《老子指歸》和三國魏王弼的《老子注》。(漢)河上公注,(三國)王弼注,... [閱讀全文]
摘要:★福樓拜翻譯第一人,莫里哀翻譯第一人,創作、翻譯、評論、研究全才李健吾先生譯文全集;?★匯集著名翻譯家李健吾存世的所有翻譯作品,共十四卷,三百五十余萬字,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和學術意義;?★在國內翻譯界、文學研究界和出版界都有填補空白和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李健吾先生是我國現代著名的作家、戲劇家、翻譯家、評論家和文學研究者,在創作、批評、翻譯和研究領域都蔚為大家。尤其是新中國成立后,他從文學創作和... [閱讀全文]
摘要:《駱駝祥子》講述的是舊中國北平城里一個人力車夫祥子的悲劇故事。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為背景,以人力車夫祥子坎坷悲慘的生活遭遇為主要情節,深刻揭露了舊中國的黑暗,控訴了統治階級對勞動者的剝削、壓迫,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本書除收入老舍原著外,還配有孫之儁的插圖100余幅。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1918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學校。1924年到英國,任倫... [閱讀全文]
摘要:一套《羅念生全集》,一座奧林匹斯山。最全面完整:《羅念生全集》增訂典藏紀念版,凡十卷,全新整理修訂。最權威可信:多位資深學者耗時十余載,精心編訂,搜求齊備,校勘精當,體例嚴明,反映出一代翻譯大師的貢獻原貌。最經典耐讀:羅念生先生譯文典雅質樸,注文詳盡,選目精當,凡古希臘文、拉丁文、英文、德文譯出者均為世界文學經典,極具文學研究價值。增訂典藏版《羅念生全集》具有以下特色:一、重新編目,重新校勘整理,... [閱讀全文]
摘要:作品簡介我不禁想象,即便百年后仍落寞無名,但想到有那么一位讀者,拿著我的書,在他的內心深處,盡管朦朧,仍會浮現我筆下的海市蜃樓。——芥川龍之介陽光以外,日之背面鋒利的線條與圖形間的錯落,宛如被剖開的人性之章日本文壇鬼氣森森的異才——芥川龍之介 傳世之作日語譯者——陳嫻若 全新譯本●電影《羅生門》原著小說《竹林中》撒謊是人之本性,在大多數時間里我們甚至不能對自己誠實●赤裸的人性掙扎《羅生門》是餓死好... [閱讀全文]
摘要:龍胄龍(學名Dracopelta)是甲龍下目的一屬恐龍,生存于晚侏羅紀的葡萄牙。當彼得·加爾冬(Peter Galton)在1980年敘述這些化石時,他將化石發現處Ribamar歸類于晚侏羅紀的啟莫里階。然而,Ribamar附近的埃什特雷馬杜拉省有兩個挖掘地點,其中一個位于馬夫拉附近,年代為早白堊紀,而第二個位于勞爾哈(Lourinh?)附近,年代為晚侏羅紀。Antunes與Mateus在2003... [閱讀全文]
摘要:龍爪龍屬(學名:Draconyx)意為“龍的爪”,是鳥腳下目彎龍科下的一屬恐龍,生活于侏羅紀晚期的葡萄牙。龍爪龍的化石是在1991年發現于里斯本的勞爾哈(Lourinh?),并于2001年由奧克塔維奧·馬特烏斯(Octávio Mateus)及馬吉爾·泰雷斯·安頓涅斯(Miguel Telles Antunes)所描述、命名。生存年代龍爪龍生活在距今1.55億年前的晚侏羅世。分布范圍龍爪龍發現于歐... [閱讀全文]
摘要:知道咱榴芒家的水果為什么便宜,為什么新鮮,質量為什么好嗎?這就是原因!無論是哪一種水果,都是經過基地直發,沒有中間商賺取差價,利潤全部都是果農的,另外運費也是不需要廠家出的,都是由我們親愛的果農自己掏的,所以,所有新鮮水果摘下來就到咱們大景縣了。 [閱讀全文]
摘要:作品簡介本書收作者1918年至1922年所做小說十四篇。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社初版,原收十五篇,列為該社《文藝叢書》之一。1924年5月第三次印刷時起,改由北京北新書局出版,列為作者所編的《烏合叢書》之一。1930年第十三次印刷時,由作者抽去其中的《不周山》一篇(后改名為《補天》,收入《故事新編》)。作者生前共印行二十二版次。魯迅著,丁聰插圖。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 [閱讀全文]
摘要:作品簡介★四聲槍響,全家滅門,六年追兇,真相是唯一的終點嗎?★我無意要害這個男人,他是個非常可親的紳士,直到割斷他喉嚨的一刻,我還是這樣想的。★穿透黑暗深處,直抵心靈廢墟,犯罪心理寫作的永恒標桿。★“這部作品折磨我直至骨髓。我覺得把它寫出來是一項偉大的義務。”★天才作家卡波特創作生涯至高杰作,村上春樹、何偉、王安憶、蘇童、梁鴻力薦!堪薩斯州,霍爾科姆村。四聲槍響,良善溫和、廣受尊敬的克拉特一家慘遭... [閱讀全文]
摘要:本書是以卡通形象“蟲小綠”為主角的漫畫中國史。在我們印象中,歷史總是宏大敘事,無論是天災人禍還是戰亂鼎革,展現的多是大時代、大人物、大事件。但真實豐滿的歷史,是由許許多多不同剖面組成的。在本書中,作者以漫畫的形式,詳細展示了中國古代歷史文化中許多時常為大家所忽視的細節:青銅器為什么不是青色的?商朝人喝酒為什么還要先行禮?春秋戰國時期的老百姓為什么不吃油炸食品?兵馬俑之間為什么要隔著一堵墻?……花兒... [閱讀全文]
摘要:聯鳥龍(學名Ornithodesmus)是一屬小型的虛骨龍類恐龍,生存于1億3千萬年前的英格蘭。聯鳥龍 的化石是一根像鳥類的薦骨(編號BMNH R187),最初被認為是屬于翼龍目的。[1]后來有很多翼龍目的骨骸被編入聯鳥龍屬中,直至發現這根最初的骨骸是來自細少的虛骨龍類、傷齒龍科[2]或馳龍科恐龍。于是所有這些骨骸都被更名為帆翼龍。 [閱讀全文]
摘要:呂勒龍屬(屬名:Ruehleia)是種原蜥腳下目恐龍,生存于晚三疊紀(諾利階)的德國,約2億1600萬到2億300萬年前。模式種是貝德海姆呂勒龍(R. bedheimensis),是由彼得·加爾東(Peter Galton)在2001年所敘述、命名,屬名是以德國古生物學家雨果·呂勒(Hugo Ruehle von Lilienstern)。化石是一個接近完整的骨骼,包含:頸椎、背椎、尾椎、部分薦骨... [閱讀全文]
摘要:雷利諾龍(leaellynasaura)是種小型鳥腳下目恐龍,身長60到90厘米,體重約10公斤,生存于早白堊紀,首次發現于澳大利亞恐龍灣。雷利諾龍生存在極度低溫的事實,讓許多科學家認為雷利諾龍是種溫血動物。簡介在白堊紀,澳大利亞的恐龍灣還在南極圈里。那時南極圈里的氣候比現在要溫暖,但依然很冷,所以環境還是很惡劣的。南極圈里會有極晝和極夜現象出現。在極夜時,黑暗將持續幾周甚至幾個月的時間。雷利諾龍... [閱讀全文]
摘要:二十世紀初,梁啟超(任公)先后編纂了三種關于傳統的修身方面的書。此三書既是梁啟超本人用以自修的隨身札記讀本,也是任公用以推行公民德育的指導書。考慮到梁氏編纂這三種書思路的連貫性和緊密性,取名“梁啟超修身三書”。其中《德育鑒》是按照修身的方法和步驟,摘錄編排先秦至明清的儒者的相關言論,并加按語跋識。自1905年在新民叢報上發表后,不斷再版,影響深遠。如梁漱溟就多次說自己走上后來的學問和實踐之路是來自...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