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建時間:2024-07-05 11:51
瀏覽:35.7K
摘要:北極地松鼠(學(xué)名:Spermophilus parryii)體型和普通松鼠類似,頭頂較平,尾巴很小。毛色黃里帶黑,棕色的皮毛點綴著白色斑點。毛色通常更為紅褐色,質(zhì)軟,春季為灰棕色。會站立。爪子小而尖。鼻子眼睛黑色,上臼齒5枚,前后肢間無皮翼。白天活動,清晨最為活躍,主要在地面上活動,打地洞居住;數(shù)量眾多,喜歡成群居住在一起。主要以植物為食,也吃昆蟲、腐肉或其他小動物。有貯備食物越冬的習(xí)性,像松鼠一樣,會利用頰囊將食物運到洞穴地道里儲藏進來,直到新的植被生長。主要分布于美國、加拿大和俄羅斯的部分地區(qū)。 [閱讀全文]
創(chuàng)建時間:2024-07-05 11:27
瀏覽:41.1K
摘要:猬屬(學(xué)名:Erinaceus)是猬形目猬科下一屬,俗稱刺猬,又名刺團、刺豬、猬鼠,刺猬以其背部覆蓋的保護性棘刺而聞名,當(dāng)受到威脅時,它們會將自己卷成一個球形以保護自身 。該屬包括4個物種:東北刺猬、東歐刺猬、歐洲刺猬和北部白胸刺猬。這些物種共計有8個亞種。刺猬體長約15~30厘米,體重約為600~1500克。通常情況下,雄性體型較小,雌性體型略大于雄性 。刺猬的體色多樣,通常為棕色、黑色、白色、奶油色或上述顏色的混合。其棘刺無毒,爪子彎曲且鋒利,具有4~5趾。 [閱讀全文]
創(chuàng)建時間:2024-07-05 11:12
瀏覽:34.1K
摘要:網(wǎng)紋蟒,是脊索動物門爬行綱有鱗目蟒科蟒屬的爬行動物。體背有顏色較暗的三角形斑點,以及夾雜于較暗的線紋之間的黃色。腹部鱗片為淡黃色或白色,頭部一般為黃色,頭背中間有一條暗色的細紋向后延伸。網(wǎng)紋蟒又被稱為稱霸王蟒。 [閱讀全文]
創(chuàng)建時間:2024-07-05 10:59
瀏覽:21.3K
摘要:綠森蚺是有鱗目蚺科水蚺屬爬行動物,又稱森蚺、綠水蟒。體長,呈圓柱形,其脊椎很明顯,尾部相對而言比較短,尾部從肛門開始;體型肥大,頭大,脖子粗壯;眼睛和鼻孔長在頭的上方,身體呈綠褐色,背面有兩排交錯排列的黑色橢圓形斑紋,腹部是白色的,上面有黑色的小斑點;口中長著上下六排牙齒,足有一百多顆;雄性尾部里有一對半陰莖,雌性則有產(chǎn)生氣味的腺。壽命約為30年。 [閱讀全文]
創(chuàng)建時間:2024-07-05 10:47
瀏覽:17.6K
摘要:科莫多巨蜥(學(xué)名:Varanus komodoensis),別名科摩多巨蜥,為巨蜥科巨蜥屬的一種爬行動物。幼體體色鮮艷,呈綠色,帶有黃色和黑色條紋。成年個體體色暗淡均勻,呈棕色至灰紅色,科莫多巨蜥體表覆蓋著粗糙的鱗片,四肢和尾巴強壯且肌肉發(fā)達 ;雄性體型往往大于雌性,但兩性之間沒有明顯的形態(tài)差異 。 [閱讀全文]
創(chuàng)建時間:2024-07-05 10:38
瀏覽:23.6K
摘要:尼羅鱷,是鱷目鱷科鱷屬大型鱷魚。尼羅鱷體型龐大,身體呈橄欖綠色至咖啡色,有黑色的斑點及網(wǎng)狀花紋;下顎第四齒由上顎的凹陷向外面突出;具5枚前頜齒,13-14枚上頜齒,14-5枚下頜齒,總數(shù)為64-68枚;尾巴強而有力。成年尼羅鱷的體重重達一噸。幼體尼羅鱷呈深黃褐色,身體和尾部有明顯的橫帶紋,成年后橫帶紋的顏色變淡。 [閱讀全文]
創(chuàng)建時間:2024-07-05 10:30
瀏覽:14.4K
摘要:河口鱷是地球上已知現(xiàn)存最大的爬行動物。成年河口鱷體長可達5-7米,體重500-1400千克。河口鱷性情兇猛,強健有力,是游泳好手,其分布范圍甚廣,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南亞,菲律賓,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馬來群島,在澳洲北部最為集中。河口鱷食性很廣,會捕食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大型哺乳動物,有時會主動攻擊并捕食人類。 [閱讀全文]
創(chuàng)建時間:2024-07-04 17:20
瀏覽:36.8K
摘要:格陵蘭睡鯊(學(xué)名:Somniosus microcephalus)是夢棘鮫科睡鯊屬海洋動物,又名睡鯊、灰鯊。格陵蘭睡鯊體長可達6米,重700-1000千克。身體顏色從黑色、棕色到灰色不等,整體顏色較均勻,背部和側(cè)面常分布著深色線條或白色斑點;吻短而圓,身體沉重,圓柱形,前尾鰭小;兩個大小相等的背鰭中沒有刺,尾鰭的腹葉略長,不存在臀鰭;皮膚粗糙,上下頜的牙齒形狀不同。雌性個體比雄性大很多。因主要分布區(qū)在格陵蘭島附近海域而得名。 [閱讀全文]
創(chuàng)建時間:2024-07-04 17:11
瀏覽:11.9K
摘要:虎鯨(學(xué)名:Orcinus orca)是哺乳綱、海豚科中體型最大的物種。頭部呈圓錐狀,沒有突出的嘴喙。身體大小、鰭肢大小和背鰭高度有明顯的性二型。大而高聳的背鰭位于背部中央,雄性成體的背鰭直立,高可達1.0-1.8米,雌性的背鰭明顯地鐮刀形,高低于1米。胸鰭大而寬闊,大致呈圓形。上、下顎各有10-14對大而尖銳的牙齒。虎鯨的體色圖樣主要由黑與白這兩種對比分明的色彩組成,位于身體腹面的白色區(qū)域自下顎往后延伸至尾部處,在全黑的胸鰭之間變得狹窄,到了肚臍后方產(chǎn)生分歧,尾鰭腹面亦為白色。背部與體側(cè)皆為黑色,但在生 [閱讀全文]
創(chuàng)建時間:2024-07-04 16:59
瀏覽:22.5K
摘要:白頭海雕是鷹形目鷹科海雕屬鳥類,又稱白頭鷹、美洲雕。白頭海雕體形較大,頭部羽毛為白色,嘴和爪子銳利彎曲;兇猛,目光敏銳。它們的眉骨凸起,頭部以下長了很多頸骨。成年的白頭海雕身體呈棕色,尾部和頭部呈白色,腳趾短,尖端有鉤爪。它的喙、腳和虹膜均呈鮮黃色。雌鳥的體形往往比雄鳥大。未成年的白頭海雕比成年的白頭海雕個頭大。 白頭海雕一般可以活到15-20歲,野生的白頭海雕壽命會長一些,但最長也僅有30歲。 [閱讀全文]
創(chuàng)建時間:2024-07-04 16:30
瀏覽:27.9K
摘要:棕熊是熊科熊屬哺乳動物。體形健碩,肩背隆起,身后長有一條短尾。毛色多為棕褐色或棕黃色;老年呈銀灰色;幼年為棕黑色。野生條件下壽命為20—30年。 [閱讀全文]
創(chuàng)建時間:2024-07-04 16:19
瀏覽:17.9K
摘要:美洲豹是食肉目貓科豹屬哺乳動物,又名美洲虎。頭比例較大,臉較寬,前胸較粗,身體肥厚,肌肉豐滿,四肢粗短;身覆花紋,黑色圓形環(huán)圈較大,圓環(huán)中一般有一個或數(shù)個黑色斑點;頭上和四肢上花斑為黑色斑點,全身呈金黃色至橘黃色,偶見黑色或白色變種;眼窩內(nèi)側(cè)有腫瘤狀突起。其圓環(huán)相較豹小,且環(huán)內(nèi)中空環(huán)紋顯著不同。 [閱讀全文]
創(chuàng)建時間:2024-07-04 16:13
瀏覽:18.7K
摘要:虎(學(xué)名:Panthera tigris;英文名:Tiger):是哺乳綱的大型貓科動物;毛色淺黃或棕黃色,滿身黑色橫紋;頭圓、耳短,耳背面黑色,中央有一白斑甚顯著;四肢健壯有力;尾粗長,具黑色環(huán)紋,尾端黑色。共有九個亞種,各亞種之間的體型和形態(tài)差異很大。西伯利亞虎最大,雄性體長可達3.7米,體重423千克。蘇門答臘虎是最小的活亞種,雄虎體長2.34米,體重136千克。 [閱讀全文]
創(chuàng)建時間:2024-07-04 15:55
瀏覽:23.8K
摘要:金雕(學(xué)名:Aquila chrysaetos),別名為老雕、鷲雕、金脖雕等 ,是鷹科雕屬鳥類 。體長在76~102厘米之間,翅展在185~220厘米之間。一般而言,雌鳥較雄鳥更大。其中,雌鳥體重約在4~6千克之間,而雄鳥體重僅在3~4.5千克之間 。體色豐富,上體暗褐色;下體頦、喉和前頸黑褐色 。頭部相對較小;爪強健有力,尾長而寬,呈圓形。 [閱讀全文]
創(chuàng)建時間:2024-07-04 15:45
瀏覽:11.7K
摘要:溫室白粉虱,又稱溫室粉虱。是昆蟲綱半翅目粉虱科蠟粉虱屬的昆蟲。其成蟲體淡黃色;翅面覆蓋白蠟粉,翅端半圓狀遮住整個腹部,翅脈簡單,沿翅外緣有一排小顆粒;卵橢圓形,基部有卵柄;初產(chǎn)淡綠色,覆有蠟粉,而后漸變褐色,孵化前呈黑色;若蟲淡綠色或黃綠色,足和觸角退化,緊貼在葉片上營固著生活;四齡若蟲又稱偽蛹,橢圓形,初期體扁平,逐漸加厚,中央略高,黃褐色,體背有長短不齊的蠟絲,體側(cè)有刺。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