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地穿山甲
摘要:巨地穿山甲(學名:Smutsia gigantea):是一種體型最大的穿山甲。長度高達1.8米。具有長尾,適于抓握,雄性略大于雌性。身體覆蓋著大的重疊的鱗片,深棕色。背部覆蓋9-13排鱗片,除了臉、喉嚨、腹部、內臂和腿以外有鱗片。像其他穿山甲一樣,具有強壯的彎曲爪,專門用于挖掘蟻巢。 [閱讀全文]
摘要:巨地穿山甲(學名:Smutsia gigantea):是一種體型最大的穿山甲。長度高達1.8米。具有長尾,適于抓握,雄性略大于雌性。身體覆蓋著大的重疊的鱗片,深棕色。背部覆蓋9-13排鱗片,除了臉、喉嚨、腹部、內臂和腿以外有鱗片。像其他穿山甲一樣,具有強壯的彎曲爪,專門用于挖掘蟻巢。 [閱讀全文]
摘要:斑蝥是鞘翅目芫青科蝥屬昆蟲,又名斑貓、地膽。體長為11-30毫米,全身披黑色絨毛;翅長橢圓形,質地柔軟;翅基部有兩個大黃斑,中央前后各有一黃色波紋狀橫帶;足具有黑色長絨毛。 [閱讀全文]
摘要:水游蛇是脊索動物門爬行綱有鱗目游蛇科動物。水游蛇尾中等大小無毒蛇,成體全長80厘米左右,頭部橢圓形,瞳孔圓形,枕部兩側有1對較大的橘黃色色斑,背面橄欖綠色或灰綠色,散布少量黑斑,腹面黃白色,腹鱗中央有大塊黑色色斑。雌性體形比雄性大很多。 [閱讀全文]
摘要:巴西三帶犰狳(學名:Tolypeutes tricinctu)是巴西特有的一種犰狳,葡萄牙文稱作tatu-bola (葡萄牙語發音:[t??tu ?b?l?],指球形的犰狳)。殼分三部分,前后兩部分有整塊不能伸縮的骨質鱗甲覆蓋,中段的鱗甲成帶狀,與肌肉連在一起,可以自由伸縮。尾巴和腿上也有鱗片,鱗片之間還長著毛,腹部無鱗片只有毛。可將身體蜷縮成球狀,以防御天敵侵害;耳小;舌能伸縮;前肢3-5指,指爪彎曲強大,后肢5趾,具爪;牙齒細小,釘狀,終生生長。分布于巴西。 [閱讀全文]
摘要:卡拉巴爾地蟒,學名Calabaria reinhardti,分布于加蓬、剛果民主共和國等非洲西部。 棲居在雨林及農場中。 [閱讀全文]
摘要:傘蜥,有鱗目飛蜥科斗篷蜥屬爬行動物。傘蜥的體色有很多種,其中最主要的有茶色、棕色、灰色和黑色四種;尾巴又細又長,占了身體的三分之二,雄性傘蜥比雌性傘蜥在身體上要大很多。當有敵人想要向它發動進攻的時候,它就會撐開自己的脖子上的傘狀領圈皮膜,這種傘狀領圈皮膜色澤比較光亮,可以嚇退前來侵犯它的敵人,故名。 [閱讀全文]
摘要:玻甲魚,刺魚目(Gasterosteiformes)玻甲魚科(Centriscidae)4種小型熱帶海產魚類的統稱。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其腹緣銳似剃刀,故又稱剃刀魚。體近透明,吻長,形似蝦。 [閱讀全文]
摘要:歐非肋突螈,學名: Pleurodeles waltl,又名西班牙肋突螈,伊比利亞肋突螈。屬蠑螈科,肋突螈屬,是一種體型較大的蠑螈科物種。 [閱讀全文]
摘要:美洲魟,學名:Dasyatis americana(Hildebrand et Schroeder,1928),魟科魟屬的一種魚類。體盤扁平呈菱形,表面短刺不規則分布。腹鰭褶接細長尾部,背鰭褶缺失。背部為褐色、橄欖色或灰色,腹部白色。尾部鋸齒狀倒鉤布滿毒液,用于防衛。一般體長90厘米,最大長度200厘米,最大重量135.6公斤。 [閱讀全文]
摘要:短角羚(學名:Pelea capreolus):是牛科、短角羚屬的一種羚羊。體長1.15-1.25米,體重約20-3千克。全身有致密的毛茸茸的灰色被毛,下身發白,沒有任何明顯的標記。腿和頭部的顏色往往比身體更淺,小腿的前部通常更暗,尾巴濃密,下面有蓬松的白色。鼻子處的黑色裸露皮膚極度擴大,與口吻上的白毛形成鮮明對比。眼瞼黑色,眼睛周圍有白色的毛發。耳朵極其狹長,直立。只有雄性有角,角筆直而細長,從前額垂直上升,長20-29厘米。 [閱讀全文]
摘要:葦羚(學名:Redunca redunca):是牛科、水羚屬的哺乳動物。體重36-55千克。雄性肩高75-89厘米,雌性肩高69-76厘米。雄性不僅比雌性大,而且它們的標記也更明確。葦羚的皮毛顏色從黃色到灰褐色不等,在尾部較淺色,而腹部呈白色。雄性有著彎曲向前的角。 [閱讀全文]
摘要:山葦羚(學名:Redunca fulvorufula):是牛科、葦羚屬的哺乳動物。成年雄性肩高約70厘米,體重35-65千克。雄性大于雌性。雄性有一對35厘米左右的角,向前彎曲。毛皮顏色多為灰棕色至灰色,頭部、脖子和肩部則為紅褐色,腹部白色,有一條底面白色的濃密尾巴。耳朵下方有深色的氣味腺。 [閱讀全文]
摘要:南葦羚(學名:Redunca arundinum):是牛科、葦羚屬的哺乳動物。體重48-68千克,體長134-167厘米。該物種皮毛的顏色變化很大,從淺黃棕色到灰棕色。白色皮毛覆蓋下身以及靠近嘴唇和下頦的區域。頭部兩側有淺褐色條紋,眼睛周圍有白色環。前肢有白色和黑色斑紋。尾巴下面是白色的,顯得短而濃密。只有雄性有形成“V”形并向前彎曲的角,角長在30-45厘米之間,除了光滑的尖端外,其余大部分都有脊。 [閱讀全文]
摘要:瓦氏水羚(學名:Kobus vardonii):是牛科、水羚屬的哺乳動物。雌性平均重66千克,雄性平均重77千克。它們全身呈沙棕色,下腹部呈淺棕色。雄性有著長約50厘米的羚角,形狀彷如豎琴。皮毛長度約32毫米,顏色各異。眼睛周圍都有一個模糊的白色環。它們大部分的皮毛是金黃色的,前額的顏色比身體其他部位的顏色更深,眼睛附近、腹部、頸部和上唇下方有白色的皮毛。背呈金黃色,耳尖呈黑色。尾巴末端有長毛,沒有濃密的毛發。 [閱讀全文]
摘要:尼羅河水羚(學名:Kobus megaceros):是牛科、水羚屬的哺乳動物。頭身長130-180厘米,肩高80-105厘米,尾長45-50厘米;體重60-120千克。尼羅河水羚有非常蓬松的皮毛。兩性的臉頰上的毛發都特別長,而雄性脖頸上的更長。雄性和雌性有明顯不同的顏色:雌性和未成熟的雄性,呈金棕色,而雄性隨著年齡的增長變成濃郁的桃花心木色或棕黑色。成熟的雄性在肩膀上有一個白色的“馬鞍”紋,在它們原本黝黑的臉上有白色的斑紋;雌性沒有這些強烈的斑紋。只有雄性長角,從頭部升起并向后彎曲,然后在尖端向上彎曲。角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