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鼠
摘要:負鼠是有袋目負鼠科哺乳動物的統(tǒng)稱,是一種中小型獸類。因母負鼠可隨身攜帶幼鼠到處奔跑,得名“負鼠”。 體形小到中形;跖行性,四肢短,均具5趾,后足拇指大,無爪,能對握;尾長,并具纏繞性,尾和足部覆蓋鱗片;吻鼻長,窄腦殼,矢狀脊發(fā)達;擁有現(xiàn)生陸地哺乳動物中數(shù)目最多的牙齒,門齒小,犬齒大,臼齒呈三尖齒型。 [閱讀全文]
摘要:負鼠是有袋目負鼠科哺乳動物的統(tǒng)稱,是一種中小型獸類。因母負鼠可隨身攜帶幼鼠到處奔跑,得名“負鼠”。 體形小到中形;跖行性,四肢短,均具5趾,后足拇指大,無爪,能對握;尾長,并具纏繞性,尾和足部覆蓋鱗片;吻鼻長,窄腦殼,矢狀脊發(fā)達;擁有現(xiàn)生陸地哺乳動物中數(shù)目最多的牙齒,門齒小,犬齒大,臼齒呈三尖齒型。 [閱讀全文]
摘要:翻車鲀是鲀形目翻車鲀科翻車鲀屬魚類,別名翻車魚、蜇魴、蜇魚。體短而極側(cè)扁,呈卵圓形;體高約為體長的2/3;頭部稍短小,極側(cè)扁,近半圓形;吻部鈍圓,吻端稍突出;眼很小,稍高;尾部很短,無尾柄;口很小,前位;體無鱗;無側(cè)線;背鰭一個,很短而極高,呈尖刀形;胸鰭側(cè)中位,很小,近圓形;臀鰭與背鰭相似,位置也相對稱;尾鰭很寬而短,圓形,有波狀凹刻,后緣與背鰭及臀鰭相連。體背面灰褐色,兩側(cè)呈銀灰色,腹面為白色,各鰭多為灰褐色。 [閱讀全文]
摘要:非洲象屬(學(xué)名:Loxodonta):是長鼻目、象科的一個屬,于1825年由喬治·庫維葉男爵(Baron Georges Cuvier)命名。 [閱讀全文]
摘要:非洲草原象(學(xué)名:Loxodonta africana),是象科、非洲象屬的一個物種,1825年由喬治·庫維葉男爵(Johann Friedrich Blumenbach)命名。由于它的臼齒有菱形齒冠,非洲象的屬名“Loxodonta”,便是從“菱形”(losange)此字演變而成。非洲草原象是最常見的非洲象物種,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大的陸地動物,體長5.4-7.5米,尾長1-1.3米,肩高2.7-3.3米,體重3-6噸。體型較大,毛色為灰色,后臀與前肩同高,象牙極長,并向上彎曲。它們的長牙最高記錄有102.7 [閱讀全文]
摘要:非洲野水牛是偶蹄目洞角科非洲野牛屬哺乳動物, 又稱剛果水牛。耳大而下垂,頭部短寬;背中線毛向后披,背部平直;角較粗大。全身黑、棕或赤色。平原野水牛顏色深,體型大,角距寬而且角基甚粗;森林野水牛體形較小,有赤色或棕赤色被毛,角較小且呈新月形。 [閱讀全文]
摘要:非洲鴕鳥,是鴕鳥目鴕鳥科鴕鳥屬動物。頭小呈三角形,嘴短而平,脖頸細長由數(shù)片角質(zhì)鞘組成,上部呈黃色,下部呈粉紅色;有一對不能飛翔、已經(jīng)退化為沒有飛羽的短翅,尾羽蓬松而下垂,每個尾椎骨都呈分離狀;腿長且粗壯,有一部分裸露無羽,粉紅色;腳大,趾下有角質(zhì)的肉墊,富有彈性并能隔熱 ;雄鳥和雌鳥的羽色不同,雄鳥主要為黑色,雌鳥主要為灰褐色。 [閱讀全文]
摘要:番鴨是雁形目鴨科棲鴨屬鳥類,又稱瘤頭鴨、麝香鴨、西洋鴨。頭大且長;眼至喙的周圍顏面無毛,兩側(cè)長有隨年齡而增長的紅色肉瘤;腳矮;體型前尖后窄呈橢圓形。公鴨冠多深紅色,肉瘤大;雌鴨冠有紫色或桔紅色兩種,肉瘤較小。 繁殖季節(jié),公鴨能散發(fā)出麝香氣味,故名麝香鴨。 [閱讀全文]
摘要:方形環(huán)棱螺是中腹足目田螺科環(huán)棱螺屬軟體動物。螺殼呈圓錐形,螺層7層,縫合線深;殼面呈黃褐色或深褐色,有明顯的生長紋及較粗的螺棱;殼口卵圓形,邊緣完整;厴角質(zhì),黃褐色,卵圓形,上有同心環(huán)狀排列的生長紋。 [閱讀全文]
摘要:狒狒(學(xué)名:Papio )是靈長目、猴科下的的1屬,通稱狒狒。有6種:阿拉伯狒狒、幾內(nèi)亞狒狒、東非狒狒、草原狒狒、豚尾狒狒和金達狒狒。該屬物種體型較大,在靈長類中僅次于猩猩屬,體長50.8-114.2厘米,尾長38.2-71.1厘米,體重可達60千克;頭部粗長,吻部突出,耳小,眉弓突出,眼深陷,犬齒長而尖,可達5厘米;具頰囊;體型粗壯,4肢等長,短而粗,適應(yīng)于地面活動;臀部有色彩鮮艷的胼胝;毛黃、黃褐、綠褐至褐色,一般尾部毛色較深;毛粗糙,顏面部和耳上生有短毛,雄性的顏面周圍、頸部、肩部有長毛,雌性則較短 [閱讀全文]
摘要:鳳眼蓮(Eichhornia crassipes (Mart.) Solms),是雨久花科鳳眼蓮屬的浮水草本植物。鳳眼蓮莖極短,具長匍匐枝;葉基生,蓮座狀排列,寬卵形或?qū)捔庑危榷蒜g圓或微尖,基部寬楔形或幼時淺心形;花葶具棱,穗狀花序;花冠近兩側(cè)對稱,四周淡紫紅色;蒴果卵形;花期7-10月,果期8-11月;因其中央具深藍色塊斑,藍塊斑中又有鮮黃色眼點,狀似孔雀羽毛,故名鳳眼蓮。 [閱讀全文]
摘要:楓香樹(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蕈樹科楓香樹屬落葉喬木植物,其植株高大;樹皮灰褐色,方塊狀剝落;小枝干后灰色,被柔毛;葉寬卵形,基部心形具鋸齒;短穗狀雄花序多個組成總狀,花絲不等長;頭狀果序球形,木質(zhì);種子多數(shù),褐色,多角形或有窄翅;花期3—4月,果期10月。因其似楓樹而有香味取名為楓香樹。 [閱讀全文]
摘要:鳳梨(學(xué)名:Ananas comosus (L.) Merr.),別名菠蘿、露兜子、波羅等 ,是鳳梨科鳳梨屬一種多年生草本果樹。該植物植株高約1米。 莖短粗,呈褐色,基部有吸芽抽出。葉多數(shù),蓮座式排列,劍形;穗狀花序于葉叢中抽出,狀如松球;聚花果球狀,果肉黃色多汁;種子細小,質(zhì)地堅硬,紫黑色,為尖卵形。花期夏季,果期5-7月。 [閱讀全文]
摘要:鳳梨花,鳳梨科鳳梨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鳳梨花葉片青翠有光澤,葉子為鐮刀狀,上半部分向下傾斜,葉片排列成管形的蓮座狀。鳳梨花顏色為大紅、金黃、玫紅等顏色。花期為6-10月。 [閱讀全文]
摘要:覆盆子(Rubus idaeus L.),薔薇科屬灌木植物,高1—2米;幼枝被柔毛,疏生皮刺,葉長卵形或橢圓形;花瓣匙形,被短柔毛或無毛,白色;果近球形,成熟時紅或橙黃色,密被短絨毛;核具洼孔;花期5—6月,果期8—9月。《本草衍義》中記載覆盆子“益腎臟,縮小便,服之當覆其溺器,如此取名也”。 [閱讀全文]
摘要:番石榴(學(xué)名:Psidium guajava L.),別名芭樂、雞屎果、喇叭番石榴等,為桃金娘科番石榴屬的一種喬木植物 。其葉片革質(zhì),長圓形至橢圓形;花單生或成聚傘花序;萼管鐘形,有毛,萼帽近圓形,不規(guī)則裂開;花瓣白色;漿果球形、卵圓形或梨形,頂端有宿存萼片,果肉白色及黃色,胎座肥大,肉質(zhì),淡紅色;種子多數(shù)。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