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士·托賓
摘要:詹姆士·托賓(James Tobin,1918年3月5日—2002年3月11日),早期的研究為凱恩斯主義的整體經濟學說提供了理論基礎,并最終發展成為當代的投資組合選擇和資產定價理論。 在金融市場及相關的支出決定、就業、產品和價格等方面的分析做出了重要貢獻。詹姆士·托賓所著《通向繁榮的政策—凱恩斯主義論文集》中文版,包含了他12年里撰寫的43篇以政策為導向的論文,體現了他的經濟理論思想和政... [閱讀全文]
摘要:詹姆士·托賓(James Tobin,1918年3月5日—2002年3月11日),早期的研究為凱恩斯主義的整體經濟學說提供了理論基礎,并最終發展成為當代的投資組合選擇和資產定價理論。 在金融市場及相關的支出決定、就業、產品和價格等方面的分析做出了重要貢獻。詹姆士·托賓所著《通向繁榮的政策—凱恩斯主義論文集》中文版,包含了他12年里撰寫的43篇以政策為導向的論文,體現了他的經濟理論思想和政... [閱讀全文]
摘要:喬治·斯蒂格勒(George Joseph Stigler,1911年1月17日~1991年12月1日),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經濟學史家、芝加哥大學教授,同弗里德曼一起并稱為芝加哥經濟學派的領袖人物,198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生平簡介家庭狀況斯蒂格勒是移民的第二代,出生在美國華盛頓州的西雅圖市,出生時他的父母都已經獲得公民權。父親是第一代的德國移民,母親則是第一代的匈牙利移民。斯蒂格... [閱讀全文]
摘要:杰拉德·德布魯(法語:Gérard Debreu,1921年7月4日-2004年12月31日),又譯為羅拉爾·德布魯,生于法國加萊,著名數學家與經濟學者,擁有法國與美國國籍。他在數理經濟學與拓樸學方面有杰出的貢獻,為198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閱讀全文]
摘要:約翰·理查德·尼古拉斯·斯通是著名經濟學家,國民經濟統計之父。人物簡介約翰·理查德·尼古拉斯·斯通,著名經濟學家,國民經濟統計之父,在國民帳戶體系的發展中做出了奠基性貢獻,極大地改進了經濟實證分析的基礎,是1984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生平履歷斯通于1913年8月30日出生于倫敦。青年時代曾就讀于劍橋的風維爾——開佑斯學院,為了子承父業,他起初選擇了法律專業,但兩年后,又開始對經濟學產生了濃厚... [閱讀全文]
摘要:弗蘭科·莫迪利安尼(FrancoModigliani,1918年6月18日-2003年9月25日),意大利籍美國人,第一個提出儲蓄的生命周期假設。這一假設在研究家庭和企業儲蓄中得到了廣泛應用。1985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人物生平出生弗蘭科·莫迪利安尼1918年6月18日出生在意大利羅馬的一個猶太家庭里。17歲時進入羅馬大學。1936年獲得了羅馬大學法學學士學位。不久,鑒于歐洲行將陷入一場浴血戰爭,... [閱讀全文]
摘要:布坎南1919年10月2日生于美國田納西州的墨菲斯堡(Murfreesboro)。他1940年畢業于原中田納西州師范學院(現中田納西州立大學-Middle Tennessee State University),獲理學學士學位。并在田納西大學完成了一年的研究生課程,1941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個人經歷詹姆斯·麥吉爾·布坎南(James Mcgill Buchanan,1919年10月3日-2013年... [閱讀全文]
摘要:羅伯特·默頓·索洛(Robert Merton Solow),美國經濟學家,1924年生于紐約布魯克林。人物經歷羅伯特·默頓·索洛1924年8月23年生于美國紐約的布魯克林。他于1940年進入哈佛大學時還是打算學習生物學和植物學。但是不久他就發現,這些學科并不合他的心意。在他最后確定學習計劃之前,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1942年,他加入美國軍隊。1945年8月退役。1945年重返哈佛大學,開始涉足... [閱讀全文]
摘要:莫里斯·阿萊斯,1911年5月31日生于法國巴黎,1931年進入巴黎工學院。1933年,阿萊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績畢業于巴黎工學院。之后進入巴黎國家高級礦業學院學習工程學,并于1937年在國家礦產與采礦部開始了他的工程師生涯。人物簡介姓名:莫里斯·阿萊斯性別:男出生年月:1911年生籍貫:法國第二十屆獲獎者莫里斯·阿萊——市場理論和最大效率理論的杰出貢獻者人物經歷在學生時代,莫里斯·阿萊經歷了1929... [閱讀全文]
摘要:特里夫·哈維默(Trygve Haavelmo 1911年12月13日—1999年7月26日),挪威人,被稱為“現代經濟計量學之父”,他是戰后經濟計量學理論的重要代表人,他還被譽為“數理統計方法應用的驗證者”“經濟計量學概率論基礎的開創者”。1933年,畢業于奧斯陸大學,獲得政治經濟學學士學位。1941年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1947年,由美國返回挪威后,哈維默擔任工商部和財政部處長職務。1948年... [閱讀全文]
摘要:威廉·夏普,1934年6月16日,威廉·夏普出生于美國馬薩諸塞州的坎布里奇市。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奠基者。由于其在金融經濟學方面的貢獻,與默頓·米勒和哈里·馬科維茨三人共同獲得1990年第十三屆諾貝爾經濟學獎。簡介1934年6月16日,威廉·夏普出生于美國馬薩諸塞州的坎布里奇市。他父親學英國文學,母親學科學。1940年,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原因,他們家先遷至德克薩斯,后遷至北加州,最后到了南加州。就... [閱讀全文]
摘要:哈里·馬科維茨(1927.8.24-2023.6),生于美國伊利諾伊州的芝加哥,1947年,他從芝加哥大學經濟系畢業,獲得學士學位。他的研究在今天被認為是金融經濟學理論前驅工作,被譽為“華爾街的第一次革命”。因在金融經濟學方面做出了開創性工作,從而與威廉·夏普和默頓·米勒同時榮獲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2023年6月,哈里·馬科維茨在圣地亞哥去世,享年95歲。生平經歷1952——1960年及19... [閱讀全文]
摘要:默頓·米勒(Merton H. Miller,1923—2000 ),經濟學家,美國經濟計量學會會員,1976年,他擔任美國金融學會會長和《商業雜志》副主編。默頓·米勒(Merton Miller)是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因在金融特別是在證券投資方面做出杰出貢獻而獲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個人簡介1943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哈佛大學,并獲得文學學士學位。戰爭年代,米勒作為一名經濟學家先在... [閱讀全文]
摘要:羅納德·哈里·科斯(Ronald H. Coase,1910年12月29日-2013年9月2日),新制度經濟學的鼻祖,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芝加哥經濟學派代表人物之一,法律經濟學的創始人之一,曾提出“科斯定理”,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1932年,獲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經濟學學士學位。1951年,獲英國倫敦大學博士學位,移民美國,開始任教于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1955年,任教于弗吉尼亞大學... [閱讀全文]
摘要:加里·S·貝克爾(Gary S Becker,1930年2月25日-2014年5月4日),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芝加哥經濟學派代表人物之一、芝加哥大學教授,199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被譽為二十世紀最杰出的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之一。出生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波茨維爾。1951年,貝克爾在普林斯頓大學獲經濟學學士學位,1953年在芝加哥大學獲經濟學碩士學位,1955年獲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 [閱讀全文]
摘要:羅伯特·福格爾(Robert W. Fogel),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芝加哥經濟學派代表人物之一、芝加哥大學教授、芝加哥大學商學院“人口經濟學中心”(Center for Population Economics)主任;他用經濟史的新理論及數理工具重新詮釋了過去的經濟發展過程,以他在計量經濟史方面出色的工作榮獲了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人物生平羅伯特·福格爾(Robert Fogel)... [閱讀全文]